毕文峰表示赞同聂卫东的观点,告诉大家,他得到可靠消息,龙氏企业正在高薪邀请香港天皇巨星周润发拍摄他们的手机广告片,并且是在海外拍摄。
顿时,周围都静了。
周润发?
那可是超级大牌呀,比刘德华还要高一个档次。万一他的广告片播出,恐怕要万人空巷,到时候诺基亚和摩托罗拉还不卖疯?
这个年代,因为传媒不多,也没网络什么的,大家对明星效应的认知都来自于电视广告——当然也清楚周润发的威力有多大,那可是小马哥,那可是许文强,那可是……我们全华人的偶像!
但目前情况看来,首先要澄清企业偷税漏税和手机存在质量问题这两个难题,这涉及到公司形象,属于重中之重,询问大家有什么解决办法。
参与大会的高层集思广益,纷纷提出意见,有说登报澄清的,又说在电视上做解释说明,还有的直接上诉控告谣言来源,总之解决办法五花八门,却都让毕文峰感到不怎么满意。
作为助手,聂卫东当即也表示反对,理由是这些建议治标不治本,尤其在目前爱立信品牌受到重创之际,如果贸然这样做,只会把事态扩大,让那些原本还不知道此事的群众也知道了此事,那就正中对手下怀。
聂卫东的这番话让所有人深思起来,觉得很有道理,毕竟谣言目前传播的范围还很有限,没必要自己这边花钱把事情闹大,那样就会得不偿失。但就这样置之不理,似乎也有些说不过去。
宋志超在旁边冷眼旁观,看着大家各抒己见,也看到了毕文峰做事的干练和沉稳,以及宋志超亲自提拔的聂卫东做事情的深思熟虑——这个原本自暴自弃的聂家大少,似乎已经开始展露他做生意的天赋。
这时候聂卫东又发话了,他说这个年代的手机质量不是一个人说了算,也不是简简单单诋毁质量差就能达到目的——只有专业的,才是权威的。
大家都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
聂卫东解释说,很简单,手机是一个很复杂的高科技产品,不是一般人能够评判的,既然对手说我们的手机质量有问题,那么我们何不找个权威机构,找那些真正的专家检验一下呢?俗话说得好,真金不怕火炼,除非我们自己对自己的产品也没信心。
停顿了一下又说,到时候真相大白,我们不需要开口,就会有人代表我们发言——并且代表我们的是权威人士。
聂卫东的这番话把大家都说愣住了,检验,怎么检验?还有专家是什么鬼?
聂卫东眼看大家都望着自己,就说当然要找电子方面的专家了,并且是那种拥有权威的,能让人信服的。
众人:“……”
继续蒙圈。
可是这时候却听“啪啪啪”,有人鼓起掌来。
众人侧目,忍不住看去,只见那人却是一直都在旁听,却没开口说过话的宋志超——这家公司真正的大老板。
第0731章 不破不立
会议室内——
宋志超鼓掌引起了众人注意,作为主持人的毕文峰忍不住道:“宋先生,你听了这么久,不知道有什么想法?”
聂卫东也看向宋志超,毕竟刚才那些建议都是自己提出来的,许久没做过这种事情,也不知道是对是错。
其他人更是看着宋志超,大家都知道他是大佬,并且是心狠手辣那种,一上台就把爱立信原本的高层清洗一遍,现在被他提拔的都是在座众人——可以说,大家对他是又怕又敬畏。
宋志超似乎在椅子上坐的久了,有些浑身不舒服,于是就从椅子上站起来。
今天因为参加大会的缘故,他穿了一身正装,外面是黑色西装外套,里面是白色西式马甲。
此刻,西装外套被他搭在衣架上,他一只手大拇指插在马甲的小兜内,迈步沿着会议桌踱步,手扶在聂卫东椅子上,转身竖起一根手指,语气郑重地对众人说道:“你们知道这世上什么谣言最容易攻破吗?那就是高科技方面的谣言。造谣者不懂装懂,故弄玄虚,只要在专家面前一验证,立马就现出原形。”
“聂助理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我们现在就缺少这样让大众信服的专家。”宋志超笑了笑,又走到会议室的书刊存放处,这里的书刊杂志是让那些开会前无聊的人看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当下比较畅销的报刊杂志。
宋志超弯腰,随手取下一份报纸,然后丢在会议桌上,语气不容置疑道:“收购它!”
众人:“……”
模样很是诧异,什么东西就这么随便收购。
毕文峰率先拿起那份报纸看了一眼,笑了,然后递给聂卫东。
聂卫东接过去看了看,忍不住抬头看了看宋志超。目光露出一丝敬佩,似乎在说,难道你早有算计?
其他人好奇心就更重了,纷纷抬头看去,靠后的人甚至站了起来,非要把那份报纸到底是什么看清楚不可。
大家这么仔细一看,不禁愣住了,只见那份报纸刊头写着豆大的三个字——《电子报》!
《电子报》创办于1977年6月。原名《电子仪表技术简报》,1980年正式更名为《电子报》,1981年由月报改为半月报(四开四版),并正式通过邮局向全国发行,从而成为国内第一份公开发行的电子技术专业报纸。1982年改为周报;1993年由原四开四版增为四开八版。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家报纸在全国的影响力。
一直以来,在电子报刊行业中,其发行量和经济效益上均位居前茅,单期发行量最高时达到52万份。《电子报》从八十年代开始,便策划了“全国电子爱好者十大专题制作竞赛”,它不仅是《电子报》历史上的首次竞赛,也是中国电子报刊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竞赛。迄今为止,被公认为全国电子类报刊开展竞赛次数最多和社会影响最大的媒体。
此刻一看到这份报纸,再结合之前聂卫东的那番话,众人全都明白了,只要这家报纸能够刊登一些关于爱立信手机的利好消息,那些该死的谣言就会不攻自破,毕竟,在电子领域,这家报纸的话语权绝对是权威。
只是……完全可以暗地里联系这家报纸,让他们帮爱立信做个澄清事实即可,为什么要收购它呢?
喝牛奶,没必要买一头牛吧。
当即,就有人把这个疑惑提了出来。
宋志超笑了,踱着步慢慢回到自己的座位,一边慢慢坐下,一边说道:“阿东,你来解释。”又把问题抛给了聂卫东。
聂卫东知道这是宋志超在考较自己,准确地说是在给自己机会在众人面前树立威信——毕竟他是降落伞,靠着宋志超关系凭空降落下来,做了高层,很多人都不服气。
聂卫东扫视众人一眼,见大家都看向他,就说:“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们宋氏集团除了做手机业务之外,还做DVD业务,以及其他涉及电子方面的业务,准确地说,我们集团最大的投资方向就是电子业务,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具有权威的口舌来帮我做业务方面的宣传,这种宣传不同于一般广告,要有很强的技术含量,而恰恰《电子报》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打个比方说,我们现在要推出一款新的手机,一开始做手机发布就要选择一个很专业的平台,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选择《电子报》,在上面刊登我们手机的新技术,已经软件和硬件更新,这些学术语言一般人是听不懂和难以理解的,但是订阅电子报的人却是知道什么意思。”
“等到这些人明白我们新手机的优点和超前技术之后,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帮我做宣传,有了他们这些专家或者说技术人员做宣传,说服力就会达到百分之百,到时候我们再推出普化般的广告,就可以事半功倍,因为我们需要解释的新科技,这些专家已经帮我们解释过了,我们无需再投入更多广告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