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户家的夫郎赘婿

屠户家的夫郎赘婿 第71章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周大赶着骡车先去接了张郎中和意哥儿,意哥儿头一次去望月楼吃饭,穿得甚是鲜亮,头上还带着他小爹留给他的银簪子,坐在骡车上满脸的兴奋。
今儿几人都穿得好,沈临川一身石青色圆领儒生袍,腰间系着周宁给他打的浅青色丝绦,头发用丝织祥云纹发带束成高马尾,自己在家可是好生捯饬了一番,虽然穿着素色的棉布袍子,但一副风流公子的俊俏模样。
坐他身旁的周宁则穿着一身短褐,也是今年新做的,他穿不惯袍子,觉得行动不便,两人坐在一块到很是和谐。
接上了张家父子,周大又赶着骡车去接周小南,停在他家院子门口就听见里面的争执声。
只见周老拐正在和周小南拉扯着抢什么东西呢,周老拐嘴上骂骂咧咧地,“小兔崽子,松手!再不松手老子打死你!”
“不松,这是我的银子!”
周宁一看立马从骡车上跳了下来,“周老拐!撒手!”
周小南先松了手,周老拐抓着荷包摔了一个鞠列,半边脸都埋在了土里,爬起来呸呸吐掉了嘴里的泥巴,“叫谁名字呢,没大没小的!”
周大甩了一下鞭子,啪得一声吓得周老拐抖了一下,“周老拐,你说什么呢。”
周老拐一听见周大的声音吓得直抖,抓着手上的荷包赶紧从院子里跑了出来,周宁还想追被周小南给拉住了,“宁哥儿,算了。”
“你的荷包。”
周小南摇头低声道:“没事,里面就一两银子,不给他回来闹,不如买个清净。”
周宁这才不追了,张小意可没有那么好脾气,站在骡车上叉腰就骂,“没良心的周老拐,那泥窝里的王八都比你强上几分!”
不少人纷纷伸着脖子往这边看,张郎中轻咳一声拉着他家哥儿坐下了,“不许骂人。”
张小意气得小脸通红,“哎呀,爹,你扯我作甚,骂他两句都是轻的。”
张郎中无奈摇头,哪有该相看的小哥儿当街骂人的,让人家看见像什么样子。
周宁扶着周小南上了骡车,周狗娃这才从屋里跑了出来,“哥,我也要去镇上玩。”
沈临川瞟了一眼这半大的小子,长得和周老拐有七八分像,一家人也没想着护着点他哥,沈临川慢条斯理开了口,“骡车坐不下了。”
周狗娃自从被沈临川打了一巴掌之后就有些怕他,虽然还没有他哥打得重呢,但总有些怵得慌。
“狗娃,回去,哥去镇上买些东西就回来了。”
“哥,你哪里来的银钱呀,刚不是被爹都抢走了。”
“先借周大叔家的,等明年了做工再还。”
周大赶着骡车走了,张小意和周小南坐在一块,嘴上还在数落着,“你也太软弱了些,平日里管那些婆子夫郎的时候不是不怕了,怎么这才又被周老拐给抢了去,周大叔和宁哥儿都在这呢,就该收拾他一顿打断他的腿!”
周小南摇头,“我想着他这两日肯定是要回来的,必是听说了结了工钱,早晚都是要闹上一场的,不如给了他去也好清净。”
周小南抓住周宁的袖子,“宁哥儿,分下来的银子你帮我拿着,我没了就去你那拿,就说是你家借给我的。”
“好。”
沈临川坐在前面悠闲地脑袋一歪靠在他家夫郎的肩膀上,这周小南挺聪明的,和周老拐拉扯一场演了戏,以后周老拐就不会打他的主意了,日子也过得安稳一些。
昨儿刚发了工钱,这一个多月一个人就能挣上一两多银子呢,歇下来之后村口又坐了不少说闲话的人。
“周大叔,拉这么一车子人去镇上哩。”
“哎,几个小哥儿要去镇上顽哩。”
“哎呀,我今儿一来坪子上一看没有人,都忘了不做蚊香了哈哈哈。”
周大乐呵呵地说道:“明年还有呢。”
刚结了工钱,村里人都高兴,脸上都带着笑,“等过两日我们一家也好好去镇上转转,给家里的小子小丫头都扯上一身料子。”
“今儿去镇上的人可真不少,那些个半大个哥儿女娘得了银钱都去镇上买花去了呢。”
周大也满脸笑容的赶着骡车走了,他家也去镇上吃酒哩。
这马上都要入了九月了,日头也没有七八月份那么毒辣了,骡车慢慢悠悠晃着,沈临川靠着周宁有些犯困,脑袋都快杵到周宁怀里了。
周宁有些不适地推了下怀里的脑袋,“沈临川,坐好。”
“怎么了。”
沈临川吸了吸鼻子,他家夫郎身上泛着一股子淡淡的玫瑰花香,沈临川裂开了嘴角,昨天那玫瑰花脂膏可没少往他家夫郎身上抹。
周宁小声趴沈临川耳边说了句疼。
沈临川坐直了身子,“哪里疼?”
周宁就算是在迟钝那也是要脸的,骡车上坐着这么多人呢,他眼神闪躲一下小声说道:“胸口疼,你昨天咬得太狠了。”
周宁有些不适地扯了扯衣摆,沈临川最近不知道怎么了,跟王大娘家的猫儿似的喜欢咬东西,胸口都给他咬肿了,顶着布料磨得胸口疼。
沈临川轻咳一声低笑了起来,“对不起,等空了给你买绸缎做里衣,那个软和。”
骡车一路慢慢悠悠去了镇上,还没到门口呢就听见有人朝着这边招手,“沈临川,沈临川,这呢!”
许知凡老早就过来了,坐在堂前的凳子上等着沈临川一行人。
几人纷纷从骡车上跳了下来,沈临川也朝着他家夫郎伸手,周宁把他的手推开了,“不用,我下得来。”
沈临川握着周宁的手把人扶了下来,“慢一些,别跳。”
昨天折腾得太厉害了些,沈临川是怕他家夫郎腰疼,他这呆夫郎一点都不解风情。
许知凡引着人进了楼,“我爹他们比你们早一步,正在雅间等着呢。”
张小意头一次来这么好的酒楼,转着脑袋东瞧瞧西看看,周小南则有些拘谨地紧跟着众人,这里面的人都穿着绫罗绸缎,夫人夫郎头戴繁复的珠花,就连门口都飘着一股子好闻的花香味。
沈临川和周宁之前来过一次望月楼,两人倒是没有那么稀奇这望月楼里面长啥样。
刚走进来前面一位穿着棕色绸缎袍子的男人就赶紧上来拱手行礼,“沈相公,今儿来我们望月楼了,可订好位子了,若是没有我引您去雅间,还留着一间呢。”
望月楼常年会给贵客留上一两间雅间以备不时之需,自从酒楼里上了宝塔肉之后楼里的生意异常好,要是雅间不提前十天半个月订呀,那可就用不上了。
沈临川拱手回了个礼,“今儿是许家做东,已经订好了雅间。”
“原来许掌柜等的是沈相公你们呀,请。”
李忠引着几人上了二楼的雅间,亲自给众人倒了茶水,许掌柜的哎呦了一声,“李掌柜的,怎么好劳你大驾,叫个伙计来就是了。”
“无事,这屋里的人我都熟,我和沈相公周夫郎之前还有一段渊源呢。”
安排好了众人李忠这才退了出去,他如今是望月楼的大掌柜的,哪里还需要他亲自给客人端茶倒水。
他一直记着沈临川二人的恩情,要不是沈临川夫夫卖给了他宝塔肉的方子,他哪里能坐上大掌柜的位子呀。
自从有了这宝塔肉,酒楼的生意异常火爆,就连他的工钱都从原来的十两涨到了十五两,家里日子过得好,还添了一位粗使的婆子呢。
“二喜子,你去伺候芳兰厅的客人,小心一些。”
“知道了掌柜的。”
一个年岁不大的青衣伙计上了楼,另一个大一些的伙计看见了问道:“叔,干嘛让二喜去伺候那些人呀,我看穿着都是乡下人家,能讨得了什么好处?”
李忠瞪了一眼面前的人,“叫什么叔,这是在酒楼不是在家里,干你的活儿去。”
“哎,知道了。”
这个高一些的伙计这才离开了,李忠摇头哎了一声,他这大侄子做事也没啥可挑的,就是有些势利眼,二侄子虽然笨笨的,但心眼实。
大侄子带在身边两年了,之前觉得人挺机灵的,就是那次说了句沈相公夫夫两泥腿子,他这才惊觉他这大侄子不过来望月楼两年,见惯了富裕人家,瞧不上乡下人家了。
那会儿带他来望月楼也是觉得大侄子机灵,没想到不知什么时候,他一个跑腿的伙计因为在望月楼做活把自己身价都给提了,越发庆幸又带了老二从乡下出来。
两个侄儿能培养出来一个,这样他大哥家日子也能好起来了。
雅间里很是热闹,许家一家四口都过来了,许知凡的妹子也来了,穿着一身藕粉色衣裙,头上梳着两个滚圆的双丫髻,甚是可爱。
“娘,今儿来了好几个哥哥呀。”
许夫人笑着介绍,“那是宁哥哥,那是意哥哥,另一位是你南哥哥。”
小丫头嘴甜一一喊了哥哥,惹得众人都笑了起来,就连周小南都觉得放松了几分,这望月楼可真大呀,到处都挂着漂亮的纱帐,摆着盛开的花草,就连这雅间里的屏风都绣着花开富贵。
那么大一副刺绣得多少银子呀。
“宁哥儿,你们几个坐呀,来坐我这边,一会儿他们喝起来熏得慌,我们坐一道,来。”
周宁三个小哥儿挨着许夫人坐在了一块,沈临川和许知凡坐在一块说话。
许掌柜的今天夏天靠着蚊香清凉膏大赚了一笔心情极好,看见了沈临川不由又夸了起来,“周大哥,你可真是好福气,你家临川呀可比我家小子强多了,我听说你家哥儿婿在学堂可都是前三名。”
这周大倒是不知道,“这?临川倒是没有和我说过。”
“爹,不是啥大事,在学堂考得好不如明年院试的时候考得好。”
周大没想到他家哥儿婿课业这么好,更是高兴了,哈哈笑了起来,“临川说得是。”
没一会儿菜就陆陆续续上来了,先上了几道精致的素菜,伙计端着碟子一一念唱了出来,“松子百合、玉露珍珠茄、白玉青翠、金钱儿豆腐……”
周小南小声和张小意说话,“那不就是一碟子炒青菜,名字起得真好听,叫白玉青翠,比咱乡下小哥儿女娘都会取名字。”
“尝尝,我可是头一次在这么大的酒楼吃饭呢。”
“翡翠蟹肉、御膳炙鸭、桂花珍珠鸡……银丝鲍鱼……”
许掌柜的招呼大家动筷子,“都别客气,吃,吃。”
沈临川做副总的时候没少招待客人,天南地北地没少吃,这望月楼的菜做得蛮精致的,沈临川夹了块鲍鱼给他家夫郎,“尝尝。”
他们清河镇在南陵州,往北那边是平原,往南一些是山岭但都不大高,就像他们清河镇就有山,不靠海,海味这些平常是吃不到的。
压轴的荤菜是一道晶莹的宝塔肉,许掌柜招呼众人都尝尝,“都尝尝这望月楼的宝塔肉,一绝,不少县府的老爷都跑过来吃呢。”
张小意哇了一声两眼放光,“这就是宝塔肉呀,真的跟宝塔似的!”
一大桌子人热热闹闹吃起了饭,沈临川不时地给身旁的人夹菜,周宁碗里都没有空过,周宁一不小心吃撑了,小声和沈临川嘀咕,“沈临川别夹了,吃饱了。”
沈临川这才遗憾地收了筷子,啧,今儿菜多,他难得享受一次投喂的快乐,这就吃饱了?
吃了饭又上了茶点,轮到周宁干活了,拿出账本和许掌柜的对了帐,一共是三千二百五十两银子。
许掌柜心情极好,“银子太多没拿过来,一会儿我们一道去钱庄取。”
周宁又把三家的分红给一一说了,他和意哥儿一人是七百两,南哥儿只分蚊香的两成利,是二百二十五两,一会儿到了钱庄各家取各家的。
周小南头一次到手二百多两银子激动地手微微发抖,二百二十五两银子呀,乡下人家一辈子都挣不到这么多。
他有了这银子可是在镇上买宅子,以后每年都这么多的话,那他一辈子都能衣食无忧了。
几人在望月楼吃了茶点就去银庄取银子去了,沈临川和周宁商议了一下把银子都留在了钱庄,他家现在二三百两银子做平日的开销,这笔分成就放钱庄不动了。
意哥儿也只取了二十两,剩下的他准备明年和他爹在镇上开医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