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风流

第882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你、你不是死了吗?”
“赵某没死。但这就说来话长了,也就不必说了。”赵冲轻松的笑道,“殿下不要害怕,赵某此来,是想送一件东西,给公主殿下。”
“什、什么东西?”高阳公主仍是有点心有余悸,嘴里直哆嗦。
“殿下请看。”说罢,赵冲拿出一个紫色的檀香木盒子,递上前来。
高阳公主将信将疑的接过,打开一看,顿时眼睛都眯了起来。
“好炫丽夺目的宝珠!”高阳公主惊叹道,“你从哪里得来的?”
高阳公主出身皇家,从小就没少见奇珍异宝,非但识货,还眼光极高。但眼前这颗宝珠,着实让他惊叹万分——绝对的无价之宝!
“朋友所赠。”赵冲微笑道,“公主殿下不必追问,总之,这颗珠子绝对来路正当。赵某本来是想将此珠当面赠与秦少帅,但秦少帅迟迟不来。近日得知公主时常来此处凭吊秦老令公,因此冒昧前来赠珠。若有惊吓到公主殿下,万请恕罪!”
“你要把这珠子送给慕白?”高阳公主疑惑道,“为什么?”
赵冲笑了一笑,说道:“就为了一场,宿世友朋之约——公主殿下保重,小人告辞了!”
“喂,你等等,把话说清楚呀!”高阳公主唤道。
“此珠名为‘圣菩提’,乃是新罗王王冠上的宝珠!”赵冲说完这句,飘然而过没了踪影。
“圣菩提,新罗王冠上的宝珠……”高阳公主浅浅的低吟,“那的确是无价之宝了。赵冲从哪里得来的,又为什么要送给慕白呢?真是奇怪的人!”
天色渐晚,高阳公主下了山来。又像往常一样的,今天她也仍是没有盼到秦慕白。回到居所时,已是点灯上蜡的时分,婢女们早已备好了饭菜,等她来用膳。高阳公主草草的吃了一些,沐浴罢了便回到卧房,特意吹灭了油灯打开那个盒子,宝珠在漆黑的房间里散发出耀眼夺眼的光华,将整间屋子都快要照亮了。
“真是奇珍异宝呀,我在皇宫这么多年,也没见过这么好的珠子!”高阳公主饶有兴味的把玩了一会儿,很快又对它失去了兴趣。独自一人悻悻的坐到了铜镜前,看着自己沐浴后素面朝天的容颜,幽幽道:“贼军校,臭男人,说好的在这里等,都过了好几个月了,仍是没有影踪。说好的一生为我画眉——你看看,你不在我都没心思打盼,这眉毛越发的丑陋了!”
“是吗?那我来给你描画一下吧!”房间里突然传来这样的声音。
高阳公主吓了一大跳,手里的宝珠也落到了地上,骨碌碌的就往一旁滚去。
却是被一人捡了起来。宝珠的光华之中,高阳公主看清了那人的脸,不是秦慕白,还是谁!
“你、你……贼军校,臭男人!你吓死我了!”高阳公主既羞恼又惊喜的大叫了几声,突然就放声痛哭起来。
秦慕白原本只想捉弄她一下,给她个惊喜,没想到将人吓哭了。急忙上前劝慰。
高阳公主一头扎进秦慕白怀里,像个孩子似的放声痛哭,止都止不住。双手紧紧的拽着他,恨不能掐进他的肉里。
秦慕白不由得有点心疼了,因为他想起了当初去冷宫里,见到疯癫的高阳公主时的情形。
“说好的,一生为你画眉,我不会忘记。”秦慕白轻抚她的脸庞替她抹去泪珠,然后在她的红唇上轻吻了一口,说道,“来,乖乖坐下,我来替你画眉。”
“好……”高阳公主哽咽着不再大声哭泣,眼泪仍是禁不住的流淌。
秦慕白便像当初一样,让她躺在自己怀里脸面朝上,拿起炭笔,专心致志的给她描画娥眉。
“慕白,我永远也不会忘了那一天,你对我许下的承诺。”
“我也没有。”
“你不会后悔吗?一生一世……很长、很长的,终有一天当我人老珠黄时,你会厌烦了我。”
“除非我厌倦了我自己,否则,就永远不会厌烦你。因为你不仅是我的爱侣,更是我的亲人。”秦慕白将她拥入怀中,“玲儿,今生有你相伴,是我前世修来的福气,却又让你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我用几年的时间,做完了一个臣子、一个男人该做的事情。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要努力做好一个丈夫、一个父亲,陪着你们,守护你们,永不离弃,直到我的生命终结!”
高阳公主紧紧的抱着秦慕白,呜咽不止,眼泪如注。
“慕白,你听着——从我喜欢上你的那一刻开始,我就从来没有怀疑、没有改变、更没有后悔过我的选择与决定!因为我知道,今生,李玲儿就是为你而生、为你而活、也从来不惜,为你而死!”
第565章 思念
秦慕白一家人,在高昌盘桓数日,一来歇息,二来,也可拜祭秦叔宝。
高昌,这秦叔宝战死之地。火焰山上,有他的塑像。这里,也是秦叔宝“神迹”的发源地,许多关于秦叔宝的传说,已经在口耳相传之下渐渐被神化,说他时常显灵护卫高昌的百姓,保护丝路上的商旅安全。
在华夏子民的心目中,英雄也好狗熊也罢,都指望着落叶归根。可是秦叔宝战死他乡,尸骨被一把火烧成了灰,如今就随在秦慕白的身边,浪迹天涯行遍万里。在神像前,秦母刘氏与霜儿等人,免不得痛哭流涕感慨万千。
“三郎,你真该回一趟中原,将你父亲的骨灰安葬在齐州历城的秦族老家。”刘氏说道,“落叶归根啊,谁不想落叶归根……”
“是孩儿不孝……至从上次与高阳成婚离开长安之后,就再没能踏足中原。”秦慕白也是无奈,只好道,“但我们一家从此定居西域,那里也将成为我们的第二故乡。等到安顿下来,我再选风水宝地将父亲安葬。从此,我秦家也就以西域为根了!”
与此同时,长安皇城的太极殿上,正在举行一项郑重庄严的仪式。
——李恪,加冕封嗣!
在李勣回朝后不久,这件拖延了许久的大事,终于提上了日程,并正式举行。
李世民下召,赐封吴王李恪为太子,并亲自为他加冕。艳照高照,文武百官一应到场,彩旗飞扬金甲夺目,欢呼雷动。
既然已经立了李恪为储,那么相应的,就要组建一套文武臣僚的班子,来辅佐李恪。在这一点上,李世民可谓费尽了心机。
首当其冲的,就是贞观第一臣长孙无忌。此前,他就是李恪最大的阻力。为了调和他与李恪的关系,李世民公开的、私底下都费了不少心思。这次立储,他除了让长孙无忌继续担任司徒与尚书佐仆射外,还特意封他为太子太师——成了李恪的老师!
另一位重臣房玄龄,被任命为太子太傅。
军方第一首脑李勣,任太子太保。
褚遂良,马周等一辈朝堂重臣,分任左右春坊要职;原有吴王府长史权万纪,任太子詹事,相当于东宫事务大总管,仍旧左右辅佐李恪用事。
归朝的关西大军,重新组建为两卫直嫡于皇帝的大军——左右龙武卫,常年拱卫长安。
薛仁贵因战功卓著,被赐封为冠军大将军(三品勋官)并实授右龙武卫大将军,统领帝都最精锐的一支皇家战野御率,成为了长安的守护神与大唐第一战力的象征;庞飞被任命为左监门卫大将军,统领皇城御林军,镇守大明宫与太极宫。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