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无疆

第1281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最起码要等到尚权智在庐州站稳脚跟之后,原来他觉得可能要半年左右,但是在得知市长元立秋也是刚到任不久之后,他觉得这个时间可能会提前,三个月之内也许沈子烈就要从宋州离开了。
卢莹的嗅觉十分灵敏,而且也很含蓄的问及沈子烈和自己的关系,这一点陆为民不好隐瞒,谈了他和沈子烈的情况,卢莹意外之余倒是颇为惊喜。
在得知陆为民明天下午就要离开之后,卢莹问陆为民上午有没有什么安排,要不明天她来带陆为民游览一下庐州,陆为民很想婉言谢绝,但是却发现难以做到,干脆很爽快的同意了,这让卢莹很高兴。
卢莹又瞅准了沈子烈,陆为民有些无奈的摇摇头,这个女人的主动进攻能力太强了,就像一条孜孜不倦的猎犬,大学时代女神光环正在日渐消退,但是这并不是说这个女人就没有魅力了,而只是这个女人正在从另一方面展示出不一般的魔力。
明天中午尚权智会正式宴请自己和沈子烈,估计还会有一些其他人参加,陆为民还不太清楚有谁,但是直觉告诉他,燕和平有可能会参加,这也许是尚权智就任庐州市委书记开始统合新期盼中各方人马的第一步。
第四十二章 动向
卢莹第二天的主动导游效果不错,沈子烈也被陆为民拉了进去,一上午走了庐州城区内几个景点,卢莹专门从市府办带了一辆车过来,算是尽了一回地主之谊,而沈子烈对卢莹这个陆为民的校友印象也非常好,这也是卢莹急欲获得的成果。
返回宋州的时候沈子烈没有多谈论卢莹,不过陆为民知道卢莹的这番心思瞒不过沈子烈,当然沈子烈也不会因为卢莹的主动进攻就产生什么不良印象,相反,这样聪慧灵性且能力不俗的女子敢于表现自己,反而让沈子烈对卢莹颇具好感。
沈子烈会不会去皖省,到皖省之后又会以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出现,现在还不得而知,不过卢莹押这一宝不会错,一旦沈子烈真的如猜测的那样到庐州任职,那么对于卢莹来说就是一个天大的利好消息了。
……
省委组织部对黄文旭的考察结束拉开了宋州新一轮调整的序幕,从省委组织部获悉的消息,黄文旭将不会在宋州任职,而要异地交流提拔,所以黄文旭离开在即,那么麓溪班子调整也就摆在了台面上。
郁波接任黄文旭的区委书记一职没什么悬念,获得了几乎所有人的一致认同,但是谁来接任郁波的区长一职却有些争议。
陆为民对麓溪的发展延续性十分看重,他希望在郁波接任麓溪区委书记之后,麓溪的发展不能受到影响,这就要求新任的书记区长必须在思路上较为一致。
对郁波陆为民还是比较认同的,虽然郁波在思路上可能不及黄文旭那么敏锐,但是麓溪发展的基本方略已经确定下来,而郁波在执行能力上并不逊色于黄文旭,在担任区委书记之后,由于所处位置不同,郁波可能还会变得更加成熟,这是一个值得培养的角色,谁来和郁波搭班子至关重要。
“老郁的想法大概是希望吴淼来和他搭班子吧,但老赵怎么办?”黄文旭坐在陆为民下手,眉峰微蹙。
虽然离开在即,但是黄文旭对麓溪这片土地仍然充满了感情,对麓溪下一步的发展路径也是难以割舍。
麓溪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高速通道,小商品城的立项规划已经正式获批,并且得到了市里的全力支持,可以说两年后一座可以让宋州商贸中心名符其实的大型商品交易中心将会拔地而起,而这也将使麓溪的第三产业发展获得脱胎换骨的壮大,二三产业的联动发展使得麓溪具备了冲击宋州新的城市核心的实力。
虽然苏谯和遂安现在经济总量还远高于麓溪,甚至距离还在拉大,但是黄文旭坚信,这种情形只是短暂的,只要麓溪按照目前的思路发展,麓溪有很大可能性在未来五年间赶上苏谯和遂安,不怕它苏谯和遂安现在因为钢铁和通讯电子产业的发展而如日中天,麓溪产业基础和规划布局的均衡性决定了麓溪发展后劲将会越来越显现出来。
黄文旭虽然对自己升迁十分兴奋,但是同样对离开麓溪这块孕育了自己无限梦想的土地充满了遗憾,他无法亲眼看到麓溪的崛起,无法看到麓溪在宋州群峰中脱颖而出,如果没有苏谯和遂安,那么麓溪在今年就可以把宋城和沙洲远远甩出几个身位,但是苏谯和遂安却因为华达钢铁和风云通讯两大项目的落地迎来一波井喷高走,使得麓溪的发展势头掩盖在了苏谯和遂安的光环之下。
黄文旭和陆为民就这个问题探讨过,正如陆为民所说的那样,如果苏谯和遂安不借着这波高走势头及时进行产业调整和补充的话,那么它们这一波高走势头并不能维持太久,而麓溪不一样,轻纺、服装、制鞋、体育用品、小工艺品几大产业的齐头并进,尤其是玩具产业从今年开始发展极快,这成了今年麓溪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好几个从南粤经商打工归来者,在春节过后没有再回南粤,而在政府创业扶持基金的积极支持下,或独立或联手创办了玩具加工厂,他们从南粤那边带回来了市场渠道和生产工艺,有市场有技术,缺乏的就是资金,在解决了资金问题之后,很快就落地生根,而宋州这边优越的发展环境和低廉的薪资水平更让这几家企业很快就走上了发展快车道。
麓溪的产业发展吸纳了大量剩余劳动力,现在不仅仅是麓溪本地相当大一部分劳动力被吸引进入了企业,而且还吸引到了诸如梓城、泽口、西塔等地相当多的劳动力到麓溪务工,这种态势还处于一个继续高增的势头,这也让陆为民和黄文旭都是既兴奋又有些担心。
麓溪的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当落后,在这一点上如果没有市里的支持,麓溪一家之力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黄文旭和郁波不依不饶希望市里边能够在明珠大道建设上与麓溪包括小商品城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上结合起来的主要原因。
只不过这个意图刚刚达成一致意见,黄文旭就要离开了,这让陆为民和黄文旭都有些遗憾,而谁来接任郁波的区长职位,也是让陆为民和黄文旭颇为担心的问题。
赵大恒和吴淼都是麓溪区委副书记,赵大恒分管党群,吴淼分管经济,两个人都各有优势,赵大恒资历深,工作经验丰富,作风硬朗,威信也高,而吴淼则是头脑灵活,思路宽阔,而且能力也很强,与郁波配合也很默契,正是这两人难以取舍的情况下,让市里边对谁来接替郁波有些争议。
“准确的说大恒和吴淼都非常优秀,关键在于谁更适合麓溪下一步的工作,这是关键。”陆为民淡淡的道。
“吴淼可能和老郁配合更默契,老郁恐怕也是这样考虑的……”黄文旭迟疑了一下,他有些吃不准陆为民的想法。
“大恒可能在年龄上比吴淼大一些,思路没有吴淼那么敏锐,但是他的威信和执行能力上都要比吴淼强,麓溪下一步的发展路径已经基本成型,关键在于如何来推进执行,尤其是市里边已经同意了将麓溪北部和西部发展与市区建设一体化这个构想之后,摆在麓溪面前的主要工作就是落实和执行,这份工作量相当大,我觉得老赵恐怕在这项工作上更能展现他的优势,而且有郁波在掌舵,我也相信麓溪发展思路会还有突破。”陆为民摇摇头,“吴淼人年轻,优势在于思路清晰,能力更全面一些,但是对于当下的麓溪来说,与赵大恒相比,他的优势就不明显,我个人觉得,他更适合到其他更复杂更具挑战性的位置上去打磨锻炼一番,这也有助于他的成长。”
黄文旭基本上明白了陆为民的意图,笑了起来,“陆书记,您这个想法恐怕会让很多人对我们麓溪区委嫉恨不已啊,一下子来这么大一个变化,咱们麓溪区委就要成众矢之的了,怕是苏谯和遂安也会很不服气吧。”
陆为民的想法显然是让赵大恒接任麓溪区长,同时吴淼却不顺位接任赵大恒的分管党群副书记,而是要调整到其他区县去但任主要领导,黄文旭知道市里边对一些区县的发展很不满意,整个宋州的发展呈现出的两极分化也越来越明显,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宋州市委的心头之患,所以随着自己离开宋州引发的这一轮新的调整幅度肯定不会小。
“不服气?不服气就拿出一点像样的东西来让大家看看,不要成天顶着那两个大项目的光环在那里耀武扬威,吃老本是要吃出问题来的。”陆为民撇撇嘴。
黄文旭也知道陆为民与雷志虎和杨达金的关系不一般,笑笑道:“陆书记,也不能那样说,苏谯也并非只是依靠华达钢铁,他们依托华达钢铁大力发展与钢铁相关的产业我觉得这条路子也找得很准,像钢构、彩钢、机械加工、建材等行业本身就需要依托钢铁生产企业来发展,距离越近,运输成本越低,这也符合产业发展方向,遂安的情况也差不多,通讯电子产业的关联度也很稠密,搞产业园聚集产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苏谯和遂安也搞得有声有色,值得赞许才对。”
陆为民心中微微感慨,这人一旦位置不一样,胸襟气魄也就能显现出来,看问题的角度也就不一样了,黄文旭虽然还没有走马上任,但是这一番言语表现出来的高度气度已经隐隐有厅级干部的格局了。
第四十三章 同志
黄文旭应该算是自己正经八百到宋州之后才接触的干部,先前总是觉得宋州以如此好的产业基础和自然条件却沦落到和黎阳、西梁之流比肩的情形,陆为民对宋州干部是充满了怀疑态度的,尤其是县处级干部这一级,陆为民更是有点儿成见。
雷志虎和杨达金是他来宋州之前就认识的,而且是之前就有私谊,也比较了解,所以不能列入此类,但是像黄文旭、霍廷江以及郁波这些人,是在陆为民担任常务副市长之后通过工作才逐渐熟悉了解起来的,这也改变了陆为民的一些印象,宋州干部群体中并非没有人才,只是没有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罢了。
其中黄文旭、霍廷江和郁波给他的印象尤深,而像令狐道明、曲建东、卢楠、李翃又要次之。
这种在工作中基于共同理念、观点、想法和奋斗目标结成的情谊,陆为民认为可以称得上是同志,所谓同志,就是志同道合的同僚同事,而黄文旭、霍廷江和郁波在个人品德,主要是指经济上都比较干净,这一点是陆为民能够和这些人深入结交下去的基础。
令狐道明、曲建东、卢楠和李翃要略次。
曲建东本来也很受陆为民看好,他和霍廷江在麓城的配合让陆为民非常满意,这也是陆为民当初力荐曲建东担任泽口县委书记的主要原因,没想到却在泽口的表现上不尽人意,尤其是在与县长常明宇的关系上没有处理好,导致县里工作滞后,陆为民也狠狠批评过曲建东,好在现在曲建东和常明宇之间的关系有所改善。
令狐道明呢,性格上稍微偏软了一点,在陆为民看来,雷志虎的过于强势使得令狐道明这一弱点被放大了,有些问题上,尤其是在环保工作上的一些问题,令狐道明明知道存在问题,但是却在雷志虎的强势下不敢力争,这让陆为民很不满意。
卢楠的情况又有些不一样,在沙洲,卢楠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但是卢楠的“恩主”是陈庆福,陆为民虽然不是那种心胸狭窄的人,但是毕竟隔了这一层,虽然有顾子铭在其中淡化,但感情上始终不及其他几人那么亲近,这大概也是一种情感直觉反应。
李翃和陆为民更多的是在城市建设方面上的一些共识,不过李翃此人性子比较淡,虽然陆为民很欣赏此人,但是过多的私谊却没有。
不知不觉中,陆为民身边也不显山露水的形成了一个圈子,这个圈子除了陆为民本人隐隐有些觉察外,其他人都还没有意识到,或者还有些似是而非。
事实上像霍廷江、郁波这种和陆为民有许多共同语言的干部,平素看起来和陆为民接触并不算多,甚至远不及一些和陆为民走得比较近但实际上关系并不密切的干部,但是大概也只有他们本人自己才知道这份认同感有多大的意义。
黄文旭算得上其中的佼佼者,而这位佼佼者,现在终于破茧而出,完成了这最关键的一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