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化龙

第428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当然了,袁术他们在看到木匣有火烧痕迹会怎么想,李易就不考虑了,反正他们肯定是往神异之处去想就是了。
至于说最后如何将匣子送到袁术眼前,对旁人来说,只能用投石车借力,或者是溜到房顶动手,但李易可是“天生神力”的男人啊,再加上早些时候李易为了刺杀董卓,曾经苦练投qg,投掷东西的准头甚好,因此,李易只是在靠近州牧府的地方选了一处高楼就轻松完成了任务。
唯一让李易稍稍有些意外的是,他将木匣扔进去之后,袁术麾下兵马的反应之迅速,着实出乎了他的预想,同时,也让李易打算近距离观察一下袁术得到伪玺后是何等表情的想法落空。
正想着,李易就听到有兵马向着城墙方向涌来,便不再耽搁,确认近处无人后,转身自墙头一跃而下,然后双足发力,趁着夜色向西北方向狂奔。
自董卓之后,李易就没有再吸纳过龙气,但李易近来却是隐隐有种感觉,他身上的龙气似乎比之之前强大了一些,否则,他也做不出这等抛下大队人马,孤身潜入寿春的事情来。
几个时辰奔波,无视道路是否崎岖险阻,李易的速度快过飞马,等他回到百里之外,驻扎在野外的营帐时,天色依然昏黑,距离黎明还有一段时间。
李易轻轻吐出一口浊气,这一路奔波,退不累,但是心累。
李易没有惊动随行的护卫,他此次行动干系太大,这些护卫李易并非是信不过他们,而是人多口杂,纵然他们能为李易慷慨赴死,但也难保消息不会走漏。
李易绕过守夜的人进入营帐,就见人低声叫道:“可是主公回来了?”
“咦,仲邈还未休息?”
李易对于自己帐内有人并不意外,虽然他此行瞒着许多人,但帐内的这个年轻男子,却是知道一些,当然,他知道的也非常有限,只大概了解李易需要去办一件大事,却根本想不到李易竟然夜行上百里,到寿春往返了一遭。
“下属无能,不能为主公分忧,如今主公在外奔波,我等又有何颜面安歇?”
被李易称为仲邈的男子确认是李易没错,这才迎了过来,只见他年纪约莫二十许,面容刚毅,肤色古铜,虽然看上去不像典韦那样雄壮威武,却也很是精悍。
而这人,正是李易准备启程去扬州的时候,主动投拜到李易门下的南郡枝江人霍峻。
自李易正式当上南阳太守之后,陆续有人递上拜帖,或者是仰慕,或者是想要求官,李易基本会先让贾诩郭嘉他们过上一遍,然后再决定是否亲见。
不过霍峻上门时却直说此来是为报李易赠书之恩,因此,他的名帖很快就送到了李易的面前,也让李易想起了这霍峻的来历。
原来,典韦在襄阳摆擂台的时候,霍峻的兄长霍笃曾经上台挑战,虽然不敌落败,但李易看霍笃武艺不错,有欣赏之意,同时也从蔡瑁管家处得知霍笃还有一个名叫霍峻的弟弟,
虽然李易一时记不得霍峻在历史上究竟有何等成就,但这个名字却是知道的,想来不是凡俗之辈,于是当时亲自向霍笃敬酒,后来更是派人追上霍笃,送了他一篇孙子兵法,算是结个善缘。
不过,当时过后,李易就把霍家兄弟给忘掉了,不想霍峻却是主动前来投拜,让李易感觉很是意外。
因为名人的光环,李易亲自见了霍峻,第一感觉就觉得霍峻很是不错,又喊来郭嘉与霍峻对答,最后郭嘉认为霍峻心思机敏但不失稳重,而且更兼勇武,是个可造之材。
于是,李易就更对霍峻上心了,但一时却想不好该如何用他,因为霍峻的哥哥霍笃,是在刘表麾下做事的,所以,霍峻前来投靠,难保不是奉了刘表的令。
可就在李易思考,甚至想着暗中试探一下的时候,霍峻却主动坦白了一个让李易惊讶万分的消息。
早在荆州宗贼横行之时,霍笃也拉起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从性质上来说,霍笃与那些宗贼差不多,只是没有什么恶迹罢了。
刘表入荆州,将霍笃以及他麾下人马收入官军,也给了霍笃一个军侯之位,但因为不喜霍笃之前身份,根本没有再提拔他的意思,也就是说,霍笃被冷藏了,前途无望。
后来李易来了荆州,霍家兄弟二人知道了李易的事迹,多少有些崇拜,等霍笃在打擂过后,被李易敬酒赠书,归家后将此事与霍峻说了,两人更是心生向往,不过霍峻很冷静,觉得李易与刘表迟早起冲突,他们兄弟不宜在这时候蹚浑水。
直到前些天,一个不知从何而来的消息忽然开始在南郡流传,说李易文比先贤,提笔便是经典,文章可以恩泽后世。
消息来的突然,传播的也很快,让许多人感觉糊里糊涂的,完全不知道这是怎么一个情况。
不过许多人交流之后,一致认为李易是想要求名,是在给他自己造势,只是这等手段太过粗烂,而且不堪一击,不过徒然叫人嘲讽罢了。
于是,李易在南郡的名声开始在急转直下。
然而,就在第二天,同样还是很突然的,又不知从何处传出了许多文稿,还有人在市井之中诵读,说这些文稿就是李易做的文章,而且将来天下孩童蒙学应该以李易的文章为主。
那些世家子弟找来文稿一看,顿时就为日前的嘲讽之语感觉很是羞愧,转而开始感慨李襄侯果然名不虚传。
原本就对李易充满好感的霍家兄弟,看到李易的名声在南郡先抑后扬,然后扶摇直上,对李易的手段可谓是佩服万分,当下不再犹豫,霍峻打点了行装,直接就奔着宛城来了。
霍峻将种种事情悉数与李易说了,没有丝毫隐瞒,算是证明了他的一片真心。
然后李易笑呵呵的告诉霍峻,让他暂代典韦职务,先留在自己身边。
可事实上,当时李易的心里是懵逼的,也是震惊的。
以李易如今的情况,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将触角伸到南郡,而且南郡太守蒯良可是蒯越的兄长,李易与蒯家是有仇的,所以,李易短时间内完全没想过在南郡搞事。
但现实情况有时候就是那么的让人难以捉摸,李易明明什么都没做,可他在南郡的名声却是忽的一下就起来了。
显然,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幕后推动着这一切的发生。
贾诩和郭嘉还私下问李易这是怎么回事,李易坦言不是他干的,最后几人用排除法盘算一下,却是发现此事之后最大的嫌疑乃是南郡太守蒯良,除去蒯良,很难有谁能在南郡如此兴风作浪。
至于蒯良这么做的目的,李易的推断有两个,一是蒯家不甘蒯越的失败,上次婚宴送礼不过是让李易掉以轻心,其实是想对李易使用捧杀之计,因为当李易的名声大到连刘表都无法压制的时候,刘表与李易之间本就不牢靠的关系必然破裂。
再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蒯家是真的在对李易示好,向李易表露善意。
李易与众人商议,也无法确定蒯家的想法到底是哪一种,索性以不变应万变,且看他们怎么折腾,反正如今李易人不在襄阳,还真不怎么怕刘表翻脸。
李易让霍峻下去之后,他自己也休息了,不过,等第二日启程之时,李易却是忽然“患病”了。
李易命众人停下,又让护卫去附近城中买了一辆马车,这才继续前行,不过因为换乘马车,队伍的速度顿时就慢了起来。
之前李易已经让人往寿春传讯,说是两日必至,可如今换了马车,再加上李易“患病”的缘故,虽然每天大半时间都在赶路,可最多也不过是赶在第三日到达寿春。
而且,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李易这边耽误了时间,却是没有派人提前向寿春那边知会一声
寿春城,还是那处被砸了个窟窿的大殿,在座的还是袁术和他的那些文武,面前的酒宴依旧丰盛,不过这次袁术的心情却是非常不好。
“长佑,那李易当真没来?”
袁术伸手摩挲几案,语气颇为不善。
被袁术质问,杨弘倒也不慌,毕竟袁术的脾气不是针对他的,如实答道:“原本李易当是今早就到城外,但我与纪将军等了大半日,也不见李易踪影,考虑到李易可能在路上遇到了什么山贼匪人,我等又命人出城搜寻,不过暂时还没有收到回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