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化龙

第378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李易面露微笑,仿佛什么都不知道一般,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然后微微抿嘴,似乎对酒液味道很是满意。
蔡邕微微一笑,侧身向李易那边拱了拱手,道:“其实,原本老夫其实心中颇为自傲,觉得天下文人不过如此,虽然不敢说天下第一,但在荆州之内呵呵,可是,前些时日,看了几篇文章,这才知道,以往种种,不过井底之蛙,唉,一把年纪,白活了”
众人见蔡邕神色黯然,纷纷开口劝慰,不过蔡邕却是摆摆手,示意无妨,然后继续道:“那几篇文章,大家其实也看到了,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字字珠玑,言简意赅,却又发人深省,若是用作蒙学,可谓再好不过,老夫大胆断言,将来天下读书人或许不知春秋,不能背诵论语,却必然知道这三篇经典,诸位以为然否?”
众人纷纷点头,脸上也收了之前嬉笑的样子。
世家能传承百年,千年,一代代的底蕴积攒下来,家中的管世人,除了极个别的,眼光都是不差的。
他们拿到了李易的文章,很容易就判断出了这文章的价值,说李易的将来成就追上孔圣人也不是不可能。
可李易除了那处这些文章,他手下还有兵马,还是一郡太守,现在的天下又是这么得乱,那么李易的前景到底如何,这个就无法估量了,但总之很辉煌就是了。
也正是如此,这些世家才愿意给李易捧臭脚,一群人做戏给李易抬名声。
毕竟只要不是脑袋有坑,或者与李易有私仇的,都不会选择与这种摆明有远大前程的人交恶。
张升也对着李易拱了拱,感慨道:“说来惭愧,当日我家收到的是千字文,张某因为醉酒,并没有如何在地,还是被我那正在识字的小孙儿无意看到,喊我念与他听,这才发现,原来这份书稿,重过万金啊!”
张升再次转向李易,这回不是拱手,而是深深一拜,李易赶忙虚扶一把,不过没有说什么。
张升起身后,继续道:“之后我亲手抄录十卷,原本只是打算留与自家子弟,不想徐兄忽然登门,要用三字经换千字文,我这才知道,原来还有其他文章。”
说着说着,张升眨了眨眼睛,竟然有些湿润。
他是个文人,写文章很厉害的,在宛城也是小有名气,相对于李易这种抄文章赚名声的家伙来说,张升有着自己的文人风骨,大概就是朝闻道夕死可矣,而看到那三篇文章,张升就有着一种,虽死,但今生无憾的感动。
张升擦了擦眼角,说道:“一片经典,已经叫我食不知味,一连三篇,品读之后,却是叫我如坠梦中,不怕诸位笑话,前些天我只是叫犬子守在太守府邸门外,没有亲自前来,乃是因为心中懵懵懂懂,舍不得放下那手中书卷啊!”
不少人纷纷点头,很是赞同张升的话。
这年头书本很好,读书也不是读了一遍,或者背诵下来就完事了,而是每字每句的认真解读,是一件非常劳神的事情。
张升再次对着李易深施一礼,道:“襄侯赠与经典,我等深感厚恩,按说应该认真钻研学文不能再奢求其他,只是,那几篇文章都是残篇,我等左右求之不得,只能再三拜谢,恳请襄侯赐下文章后半,我等将来愿以襄侯马首是瞻!”
说罢,张升忽然向李易下拜,而其他那些世家之人,也仿佛早就说好的一般,纷纷向李易下拜,说道:“还请襄侯赐下文章,我等愿以襄侯马首是瞻!”
第251章 大公子来了
马首是瞻!
听到这四个字从一众世家口中说出来,着实叫李易感到意外,甚至,还有点小震惊。
要知道,这才是李易与他们的第二次正式见面,虽然前些天偶尔也会有些接触,但深度非常有限,这里的许多人,李易现在甚至还对不准名号。
不过,李易虽然比较满意世家的态度,但还没有脑袋一热,就真把他们当自己人了。
李易很清楚,这所谓的马首是瞻,大概就是李易在前面跟人对砍,他们会举着小旗在后面摇旗呐喊,李易把对手砍翻了,他们就是忠心耿耿的小弟,会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家伙剁碎,李易要是输了,这些人中心善的转头就走,狠一点的,可能对着李易背后就是一刀。
摆正了心态,李易这才起身,将为首的张升等人搀扶起来,说道:“不过区区小事罢了,张老,还有诸位,又何必如此大礼?”
张升等人起身,尽皆苦笑,他们也是等的实在着急了,毕竟这种写文章留一半吊人胃口的事,历史上还是头一遭。
张升答道:“唉,还望襄侯体谅,我等也是心中急切,不得全文,心中惦念,睡不安稳啊。”
“这”
李易摩挲着下巴,眉头微微皱着,开始犹豫起来。
张升与几个家主对视了一眼,知道李易是不想轻易把那些文章拿出来。
其实这些世家都很清楚,李易放出这些文章,绝对是别有所图,否则不会吃饱撑的只放一半出来。
至于李易的目的,让他们他们在南阳的支持是肯定的。
有些人可能会看出李易是想找个翘板占据荆州,不过,这种事情说不好,谁也不能完全肯定。
不过不管李易野心再大,就目前来看,对他们的利益都不会什么损害,所以,这些宛城世家确实是打心里靠近李易,愿意给他支持。
只是李易的态度,让张升等人实在有些摸不准。
我们这一帮人都马首是瞻当小弟了,你不赶紧点头,你还想要什么?
就在张升琢磨李易心思的时候,黄月英取了一块温热的手帕递给李易,轻声道:“师父,请。”
“嗯。”
李易应了一声,接过手帕擦了擦脸颊,又交给黄月英,黄月英恭恭敬敬的双手接过,然后低垂着脑袋,退回到李易身后。
看着这一幕,张升,还有一些其他世家的人,顿时若有所悟。
对于李易随身带着的这个女跟班,世家们早就注意到了,甚至,还有人猜想这是不是李易的亲戚,如果是的话,可以交好结亲,不过打听之后,却是叫他们一下就熄了这个心思。
因为这是黄承彦的闺女,李易的弟子,黄月英。
世家们的心思可是很邪恶的,基本没有人会傻乎乎觉得黄月英与李易真的只是单纯的师徒关系。
张升心念电转,想起了李易的种种八卦传闻。
李易从长安带走了许多好东西,更是掳走蔡邕的闺女,一个贪财好色的评价是没跑了。
只是送女人这种事情讲究技巧,做不好就是弄巧成拙,至于说送钱,送粮,世家们是愿意的,只是李易现在根本不缺这些。
再加上他们是来求文章的,又不是求李易敢坏事,用黄白之物做交换,也太过俗气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