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一声轻响传来,却是蔡瑁不慎将一个酒杯碰倒了。
见几人看向自己,蔡瑁慌手慌脚将酒杯捡了起来,心中却是好不震惊。
明明是拜师,怎么改直接送女儿了?
而且连名分都不要了!
实在不行当个小妾也成啊!
黄承彦只是撇了蔡瑁一眼,很快就收回目光,指了指李易身边,黄月英迟擦擦眼角,犹豫了一下,然后小步移动,顺从的站了李易的身后。
黄承彦看着站在面前的二人,目光有些欣慰,又有些伤心,像极了看女儿女婿的模样,只等李易被看的头皮发麻,这才萧索的叹了一声,没再说什么,低着脑袋,摇摇晃晃的走向他原本应该的位置。
黄承彦心里真的挺难受的,毕竟哪个当爹的嫁女儿,心里都不会痛快,而他更是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今天也不是嫁,而是“送”。
可一番权衡之后,黄承彦还是忍着心里的难受,决定将黄月英彻底送出去。
虽然从黄月英口中听来,李易的人品相当堪忧,甚至,黄承彦最开始也是那么觉得的,可接触之后,黄承彦就对那些事不怎么在意了。
毕竟男人嘛,有点小毛病也是情理之中,关键还是要看才华多少。
还有,黄承彦并不认为李易是和蔡玉两情相悦,那摆明就是奔着蔡瑁去的。
李易那事办的说起来有些无耻,但无耻又如何,想成大事就得这么干,跟高祖的光辉事迹比起来还差了一大截呢。
而且,黄承彦也能看得出黄月英对李易的欣赏,虽然这种欣赏只是学术上的,还不涉及男女私情,但在黄承彦看来已经不错了,毕竟他成亲之前,连黄氏长什么模样都不知道。
唯一让黄承彦忧心的就是名分问题,毕竟李易已经成婚,女儿过去做小妾实在是不好听,好在有了拜师做引子,所以黄承彦就顺水推舟,让黄月英暂时就做李易的弟子。
至于将来将来慢慢来,反正黄承彦不担心。
李易的正妻虽然出身够高,甚至差点成了皇帝的女人,可那也是她的软肋,而且黄承彦从未听说过伏家有给过李易半点帮助。
再看自己女儿,容貌,才学,家世,全都没得说,能让李易一见就有意收做门下,虽然当时有封口之意,但欣赏也不是假的。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就是有共同语言,是志同道合之人。
所以,黄承彦确定黄月英在李易那边地位绝对不会差了。
以李易的志向报复,只要他将事情做成,黄承彦心里一百个肯定,自家占的好处绝对比伏家,蔡家都要大的多。
甚至,想的阴暗一些,许多时候,有事不来帮忙的亲戚,再见那就跟仇人差不多了。
所以,黄承彦才会这么干脆,既然动,就直接全力支持李易,虽然这么做担着一定风险,但也远好过他那个脚踩两条船,却还沾沾自喜的小舅子。
想着想着,黄承彦有些得意今日的决断,但忽然感觉背心一凉,抬头就迎上了黄氏那要杀人的目光,心中不由叫苦,这个不好解释啊
第219章 使君啊!
黄承彦要安抚内宅,心里有点苦,黄月英则更苦,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花心思求老爹帮她拜师,本来老爹还明明不情愿来着,结果转脸就把她给“送”了。
只是,看着黄承彦那微弯的腰背,黄月英又实在不忍埋怨,而且,她也明白父亲的心思。
这是为黄家好,也是为她好,而且作为黄家的女儿,在这种事情上出力,她责无旁贷。
不过明白归明白,黄月英心里却依然难受的很,毕竟是个女儿家,名分这种事,黄承彦看的开,叫她也风轻云淡的对待,心中实难做到。
心里憋屈,又不能跟父亲抱怨,黄月英左看右看,就狠狠的剜了李易一眼。
李易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他现在其实很开心,还有些小骄傲,只是脸上不敢笑罢了。
原本的黄承彦能因为看到诸葛亮有才华,有前途,直接就送了女儿出去,现在看李易有前途,干出类似的事也不算太意外。
更何况李易与黄月英提前见过面,彼此印象马马虎虎,李易的事业也已经起步,比当初诸葛亮的情况要好上许多。
心里琢磨的同时,李易也不得不对黄承彦的果断表示佩服。
送女儿,送东西,甚至还要亲自上门打工,这态度实在没的说,让李易记下了很大一笔人情,甚至已经在心里将黄承彦当做了自己的第一个,真正的支持者,意义非同寻常。
有这个前提,如果李易将来发达了,不好好报答一下黄承彦,他自己都感觉过意不去。
想到此,李易看黄月英的目光越发和善了,也不在意她瞪自己,轻声问道:“月英,这是怎么回事”
黄月英眼睛还有些红,跪坐在李易身边,一边给他倒酒水,一边低声应道:“襄侯莫要误会,这只是父亲主张,不是月英的意思。”
黄月英明显有些气闷,意思让李易别自作多情,李易很理解,没有生气,宽慰道:“我知你心中定然委屈,不过,我方才向令尊说过,不会欺负你,也不会为难你,你尽管放宽心。”
李易说话稍稍有些慢,很清晰,也很温和,完全不像昨晚上那样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确是叫黄月英心中稍稍松了一下,微微低头,说了一句:“多谢襄师父。”
李易刚端起酒杯的手微微一滞,真个被人叫师父他还有些不习惯,不过马上就恢复正常,又道:“且不说如今我还在襄阳,就算将来,听令尊的意思,似乎也要到南阳走上一遭,所以,不管什么时候,你要见你父母,都是很方便的。”
“多谢”
黄月英又道了一声谢,听上去这次比上回的诚意稍稍多了一些。
他们二人嘀嘀咕咕,蔡玉看在对面瞧着脑袋上都冒烟了,可左右看看,自家哥哥闷着脑袋,一脸严肃,不知在琢磨什么,姐姐那边更别提,都快把姐夫掐死了,自己也不好过去插话。
蔡玉找不到援手,小脸忽红忽白,嘴巴越翘越高,暗暗打定主意,今晚李易来找他,必须要当面质问。
至于李易不来怎么办?
不来就一天不理他好了。
蔡家的这场饮宴,蔡瑁准备的很充分,但因为种种意外,虽然看上去依然热闹,但最后其实算不得是宾主尽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