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化龙

第320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就在刚刚,黄月英已经将李易昨晚的事情告诉蔡玉了,蔡玉当即整个人都不好了,然后又羞又怕,急吼吼的许了黄月英许多好处做封口费,黄月英这才点头答应为她保密,然后“顺便”提了一嘴,她准备认李易做师父。
蔡玉也不傻,哪还不明白封口的工作李易已经做好了,黄月英吃两头,白白坑了她许多的好处。
对此,蔡玉也没招,她这个小姨的威严本就不咋地,现在被黄月英知道了她与李易的事情,那就更别提了。
这不,黄月英都敢当众用仙子来打趣她了。
原本蔡玉对那篇洛神赋是很得意的,心里一直将自己比作仙子,可听着黄月英道出“仙子”二字,心里头别说得意了,直接羞的要死。
不过,蔡玉很快就给自己找了平衡,若是那丫头拜李易为师,自己岂不又是小姨又是师娘,那她总该怕自己了吧?
蔡玉正琢磨怎么当一个合格的师娘,就听黄月英道:“对了,小姨,你定然是见过襄侯的,你说说襄侯这人如何?”
蔡玉一愣,然后就是又羞又怒,没想到黄月英逮着自己不放了,可她还偏偏不敢发作,只能涨红着脸,艰难道:“那,那个,他那个人就那样吧,嗯,写文章写的挺有意思的,嗯,也很厉害,袁术的那个大将都没敢把他怎么样,武艺也高,别,别的就没什么了”
蔡玉很羞涩,说话磕磕巴巴的,不过鉴于她之前就有点“不正常”,蔡瑁等人倒也没想到这其实是李易的缘故。
对于蔡玉对李易的评价,几乎所有人都忍不住露出了笑容,这口是心非实在太明显了,明明说着“就那样”,还连着夸了三点。
更叫人忍俊不禁的是,蔡玉还毫不客气的黑了一把她亲哥。
当时蔡瑁可是差点死在了纪灵手上,结果蔡玉用纪灵来衬托李易,叫蔡瑁无地自容啊。
因为蔡玉的话太过破坏气氛,黄氏与黄承彦暂时也不争了,几人又说了些闲话,等了没多久,便有下人来报,说李易到了。
按说这时候该叫女眷回避,不过有之前黄承彦的话垫底,就不用那么麻烦了,蔡瑁直接道:“小心请来,不可怠慢。”
仆人退下,众人也都收敛了之前的神色,特别是黄承彦夫妇,不管之前怎么争执,现在都要注意,不能被人看了笑话。
黄月英也乖乖站到了父母身后,然后偷偷看了蔡玉一眼,就见自家这个小姨也不向自己瞪眼了,只是把脖子伸得老长,看样子,怕是恨不得亲自跑去过接李易。
这让黄月英心中腹诽不已,同时也想到了一个词“引颈待戮”
很快,自花园前的拱门下转出一人,正是李易,李易今日又换了一身新衣,再加上心情舒畅,整个人也显得格外精神。
隔着老远,李易看到蔡瑁坐在外头晒太阳,便朗声笑道:“蔡兄身体大好,此乃大喜事,中午当多饮三杯才是!”
蔡瑁也笑着站了起来,然后脸上故意作出一副苦色,道:“哎,愚兄如何能比得上云龙,你这才几天功夫,又是如龙似虎了。”
说着,蔡瑁抬手一引,道:“姐夫,这便是李易,李襄侯了,前些天那事你也知道,你瞧瞧,现在可能在襄侯身上看到半点受过伤的样子?”
黄承彦也正好起身,顺着蔡瑁的话打量了李易一眼,眉头微微颤动,然后拱手笑道:“久闻襄侯之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李易同样将目光落在黄承彦的身上,微微停顿,然后还礼道:“久闻黄公贤达之名,心中仰慕非常,今日幸而得见,足以慰平生。”
黄承彦乐呵呵的,似乎是对李易的称赞很高兴,谦虚道:“黄某只是一乡野村夫罢了,襄侯如此称赞,实在是折煞黄某了。”
蔡瑁等人只当李易与黄承彦是相互客套,也都纷纷露出笑容,不想李易却是面容一肃,正色道:“易离开长安时,曾经告与左右,此去襄阳,有三名士若是不能当面一见,必为终身憾事!”
李易这话明显是在卖关子,但这个关子有点意思,众人全都竖起了耳朵,蔡瑁作为今日见面的发起之人,更是很给面子的问道:“这么说,那三位名士云龙可是全都见到了?”
第217章 黄承彦
李易看向黄承彦,道:“其一便是黄公,此刻已然见到。”
黄承彦笑了一声,双手在面前挡了挡,做谦虚状,口中连道:“不敢,不敢。”
对于李易说出黄承彦,所有人都不觉得意外,就连黄承彦自己也知道。
否则,李易今天过来就不是交朋友,而是拉仇恨了。
李易叹了口气,目光萧索,面露向往之色,又道:“其二,便是岘山庞德公,易虽仰慕,但苦于无人引荐,生怕失了礼数,不敢轻易打搅。”
众人纷纷点头,庞德公在荆州的名头不用多说,必然是那三人之一。
而且之前有刘表数次上门相请,却接连三次碰壁,所以,李易说自己不敢轻易打搅,大家也都理解。
“那第三人是谁?”
蔡瑁问道,不光他,其余人也是好奇,在荆州名士之中,选取前二容易,但取其三,可就要犯难了,说不好便会惹得众怒。
李易轻轻摇头,唏嘘道:“那第三人云深不知处啊。”
原本以为李易怎么都会说出个人名,不想竟是来了句这个,叫人好不郁闷,蔡瑁更是直接抱怨道:“哎哎,你啊,总是这般,明明年纪轻轻,却喜欢学人家说话说一半,太不痛快了。”
李易拱手以示歉意,他真不是故意只说一半,实在是他也很无奈啊。
对于一个穿越者来说,荆州名士取其三,很容易,自然就是庞德公,黄承彦,还有司马徽了。
只是李易到荆州后,在与人交谈时却从未听过司马徽之名,李易感觉很奇怪,特意打听了一下,却是被告知荆州名士中跟没有司马徽这号人。
思来想去,李易只能认为司马徽不是土生土长的荆州人,后来可能是为了躲避战祸,或者是其他缘故,所以才出现在了襄阳。
算算如今的时间,司马徽不知在哪猫着,因此,李易只能说“云深不知处了”。
不过,在场之人也不是全都觉得李易是故意留话不说,比如黄承彦,他从李易的表情上能看得出,李易心中当真是有那位第三人的,只是碍于种种缘由,无法道出口罢了。
蔡瑁又为李易介绍了一下黄氏,还有黄月英,让双方见礼,过程中李易与黄月英自然是装作谁也不认识谁。
然后众人落座,这里自然是以蔡瑁为主,然后李易与黄承彦应该分列左右,但李易刚刚坐下,黄承彦就笑呵呵的坐到了李易的边上,叫原本打算以没位置为由,然后“不小心”坐到李易身边的蔡玉直瞪眼。
但黄承彦是她姐夫,蔡玉也不能赶人,就瞅了瞅自家姐姐那边,蹬蹬蹬的过去准备挑拨离间。
没有人在意蔡玉的小动作,毕竟今天的话题中心不是她,而且,今天的事情如何,甚至对整个荆州的局势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就连蔡瑁心中也很是慎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