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沉默了一下,直到老者面露不安之色,这才赶忙道:“我虽然会去长安,却是人微言轻,而且仇家很多,无法照顾到大家的。”
李易做事有很强的目的性,即便是做好事,他也要尽量从中谋求一些可以到手的好处。
不过他也并非贪得无厌,他能够毫无压力的把刘备黑的连祖宗都认不得,却是不好意思把这些寻常百xgyou的太狠,所以,他将两种选择的利弊好坏都讲明了,这些人去长安可以,但千万别是打着把他当大腿抱的心思。
毕竟长安也不是安稳之地,而李易在他的谋划完成之后,更是会离开那里,根本无暇关注这些人的生死。
老者连连摆手道:“今日若是没有将军,我全村老小怕是一个难活,我们已经受了将军大恩,又怎能再让将军为我们辛苦?小老儿只是想着,有将军这等人物在长安,长安终究不会是太差的。”
老者说成这样,李易也就不在说什么,让他们收拾东西准备,李易这边分出斥候预防张绣杀回来,同时也借了百姓家的灶台开火做饭。
众人用过了午饭,李易便率领人马带着这些百姓向迁都的大队靠拢,这次他虽然对百姓颇多照顾,却是没有再刻意亲近,有些事情,过犹不及。
不过让李易稍稍奇怪的是,之前和他说话的那个老头目光不时在他的身上来回打量,似乎是有什么事情想找他来说,只是因为胆怯,一直都没开口。
李易看在眼中,并没有主动问询,他觉得老者很可能是有什么事情相求,可李易又不是圣母,他救了这些人,这些人已经对他感恩戴德,将来肯定会说他的好话,继续施恩的话,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他没那个精力。
李易之前派出去的斥候速度很快,没等他和迁都的大队汇合,就先后遇上了四百多飞熊军,李易心中大定,召集了几个军侯,直言说了他与张绣的冲突,让众人都做好最坏的准备。
那些军侯们倒也不害怕,如果是李易领着小股人马在外面,冷不丁的被张绣给围住了,张绣多半会不管不顾的跟李易鱼死网破。
不过他们此刻有六百飞熊军精锐在此,张绣不拿出两千以上的人绝对吃不下他们。而且小规模的冲突董卓或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这上千人的厮杀,张绣绝对不敢承担这个责任,就算他敢,他叔叔也不敢。
叮嘱完毕,李易让人马跟随迁都的百姓继续前行,不过没走多远,队伍后面忽然一阵so àn,李易回头望去,发现竟是有人在他的队列中横中直撞,直接把队列给搅乱了。
谁特么这么有种?
李易楞了一下,正要发问,却见一个军侯快马过来,低声道:“是王司徒的家的人马,我们不好阻拦。”
李易被董卓看中之前是跟着王允的,虽然只有短短数天时间,但那也算是情分,最起码在外人看来是这样。
虽然因为迁都一事让王允看李易很是不爽,李易看王允也很不爽,可只要两人在外遇到了,李易表面上依然很是恭敬。
所以,督军队的人只当李易与王允关系非同一般,并不敢轻易得罪王允。
“是司徒家的下人还是家眷?”
李易问道,他觉得这么嚣张的家伙多半是哪个下人仗着自己和王允表面关系好就想放肆一把,说不得今天自己得替王允管教管教他。
那军侯听李易语气不善,古怪道:“属下说不好,不过王司徒本人也在其中。”
“嗯?”
这下让李易感觉更加奇怪了,王允做事可是非常小心的,典型的老狐狸一只,纵然对自己有意见,也没必要如此表示啊。
更何况,按照迁都的行程,王允应该早就出城,跟在小皇帝身边才对。
仔细回忆了一下,李易这才想起,那日小皇帝与百官离开洛阳的时候,其中并没有王允的身影。
“随我去看看。”
李易调转马头缓缓往后走去,不一会就看到了王允,这老头骑在一匹马上,脸色看起来不是很好,一副很生气的样子,见了李易眼皮也不抬一下,就跟没有他这个人似的。
李易不在乎王允是什么态度,自顾自的抱拳一礼,含笑道:“见过王司徒。”
王允撇撇嘴不说话,李易也不脑,问道:“司徒大人不是应该随伺天子么,怎么会在这里,可是有什么意外?”
王允转了一下脑袋,看了李易一眼,脸上似有为难,又回头看了看身后的马车,低低的叹了一声,随后硬邦邦的哼哼道:“老夫有一难事,李督军可还愿意为老夫帮忙?”
这话的语调中讽刺味道很浓,听的李易心里腻歪,不过他能忍住,可他身边那些武官再看向王允的时候目光就颇为不善了。
李易对他们很大方,知恩图报,王允这么对李易说话,那就是在打他们的脸。
李易默默在心里打定主意,等弄死了董卓就把王允这老家伙按到地上摩擦,然后摆手示意左右不要失礼,客气道:“司徒但有吩咐,只要与国家无害,李白当赴汤蹈火!”
王允轻哼一声,好像是觉得李易说话虚伪,不过脸色终究是比之前好了几分,向他后面的马车一指,道:“之前我有事耽搁,误了行程,现在想快马追上天子,可我女儿却是身子骨柔弱,受不得颠簸。”
王允说话的时候脑袋转向了后面,完全没有发现李易听到“女儿”两字的时候双眼冒光的模样,自顾自的继续说道:“你若还记得日几分情分,就将我女儿安安稳稳的送到长安,我好追赶天子。”
李易低头眨了眨眼睛,努力调整了一下表情,感觉比较淡定了,这才抬头疑惑道:“司徒大人还有女儿?”
“此乃老夫义女!”
王允说罢,等了片刻,见李易沉吟不语,以为他不乐意,冷笑着挤兑道:“李督军若是军务繁忙,这忙不帮也罢,老夫自会送女儿去长安,大不了事后让天子责罚便是!”
第86章 我有个远房侄孙女
“司徒言重了,世妹的事就是我的事,岂有袖手旁观的道理?”
李易一副跟王允是自家人的模样,张口就认了个“世妹”,然后一脸为难的解释道:“司徒莫要生气,非是我有意推脱,实在是我招惹了一个强敌,世妹与我在一起,恐怕会给她带来灾祸啊。”
李易没有隐瞒,将他和张绣的冲突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王允,王允听罢顿时满脸怒容,也不管李易认世妹了,却是在心里将西凉军从上到下,包括李易在内全都骂了一遍,然后看了看和李易下属走在一起的百姓,问道:“这些便是剩下的那些村民?”
李易点点头,沉痛的说道:“只剩下这么多,可惜我去的晚了,不然,能再多救一些的。”
感慨罢,李易跳下马,向王允一揖到地,行了大礼,很是诚恳的说道:“司徒大人,我与那张绣已成死仇,这些百姓多半也被他嫉恨了,我实在不想看他们一路艰辛到了长安之后还要受人迫害,而司徒大人德高望重,不如到了长安后,保他们一时如何?”
“百姓人多,路上若是遇到变故,我难以照顾周全,世妹却只有一人,只要司徒大人应允,莫说让我护送世妹去长安,就算让我是护着她走遍大河山川又怎样?”
李易话里的深意比较不要脸,不过没人能听得出来,相反,从表面上来看,现在的李易绝对是非常的正直伟岸,看那些又开始抹眼泪的百姓就知道了。
要不是李易之前有过明确表示,这些百姓真的很想跟着李易走,不过即便如此,他们也在心里打定了注意,就算是王允日后给他们安排了生活,他们最惦记的,也是李易的情分,那什么王司什么徒的,能跟大善人李将军相比?
王允神色复杂的看了李易一眼,他的心情很矛盾,恨其不肖,怒其不争,明明天资非凡一身才华,却要做贼子,若他真的是坏到骨子里也就算了,偏偏他还心怀百姓,愿意因为这些百姓跟张绣死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