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

第534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六架飞机什么概念,一个加强的飞行中队了,部队本身就缺飞机,飞机是不够用的,所以才会出现原装的su-27战机在十几年间被反复操纵提前报废的现象。
五团为了这个培训班出手就是六架歼-11b,全都是新鲜出炉的批次,和101旅得到的那一批完全一致,航电系统也融入了战术情报交互系统,虽然暂时发挥不了作用。
后续生产的飞机全部用上了有战术情报交互系统的航电系统,说明上面对未来的作战样式是有了明确的考虑的。
李战看不惯唐国正这种阔佬作态,吃了柠檬一样说道,“飞机多没有用的,关键还是学员努力肯学。”
“飞机多进度快。我看了你的方案,完全可以同时推进的嘛。”唐国正挥了挥手说,“我知道你赶着回北库参加大比武,完了之后你要参加飞鲨集训,我不想办法加快进度怎么办?”
李战呵呵笑了笑,说,“老团长,咱们现在就这么点家当,还是要尽量的物尽其用充分发挥装备的作用的。”
“对五团来说眼下的低空突防训练是头等大事,再说了,这对我们二师来说不算什么。”唐国正笑着说道。
李战发现不能和土豪好好聊天。
残酷的事实是,101旅对李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就包括“会过日子”的性格。73师升格为空防基地,101团升格为101旅,装备加速更新,经费更加充足,可是这支部队数十年以来养成的性格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等我有钱了我要买两把新锄头换着用。”、“等我有钱了我天天吃白米饭。”大概是这么一种心理。
因此当李战看到二师这么大手笔的支持培训班的时候会感到诧异,而对二师来说这些是很寻常的动作。君不见陆军某王牌重装机械师出动一个实弹射击训练就能打掉人家一个摩步旅一年的训练用弹药量。都是人民军队,但一些部队之间的差别是巨大的。
穷啊!
“那今天的训练计划要微调一下,可以吗?”李战很快的抛开了其他杂念,认真地问唐国正。
唐国正问,“你说,怎么样调整?”
李战说,“都上机跟着我飞,飞几遍就大概有个体会了。”
原本计划是单机出动的,李战开双座机带一名学员。那是因为李战习惯性地以为只有一架双座机进行教学,而唐国正这边习惯性以为李战是知道的,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美丽的情况。
唐国正看向张威,张威说,“今天没其他训练任务,不过大红鹰师这几天借用我们的七号空域搞训练,大机群出动的话我们的纵深不够。”
“请师部联系一下湖羊师,看能不能协调十三号空域用一天。”唐国正果断地说道。
“是!”张威跳上通勤车立马去了。
每支部队都有划定的训练空域,未经批准和协调是不能擅入的。空军区域管制中心的存在就是维护部队飞行的有序,同时民航班机的飞行也要看空军区域管制中心的脸色,不让你飞你就绝对不能越雷池一步。
部队有很多预案,比如战时军管预案。军队系统和地方系统基本上是对应的,地方有卫生系统部队也有自成体系的卫生系统,地方有公检法军队系统里也有公检法。再具体一些,比如空军气象部门,在战时是对应全面接管地方气象部门的。再再具体一些,北库气象台的军管预案里就明确规定要接管北库地区的气象部门,是全面的绝对接管。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军队系统是维持国家运转的备份和最后手段。
协调附近部队请求使用规定外空域的流程很严谨环节很多,不过执行起来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不到半个小时张威就火速过来报告得到了批准可以使用十三号空域。
也就是说李战的训练计划被这么一个意外因素给改变了——向西变成了向东,而且十三号空域的地形地貌更加复杂,那里属于中南地区,天气变化莫测而且因为已经进入冬季,南下的冷空气被南岭阻挡反弹形成了强乱流区。
不是理想的训练区域,但似乎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毕竟有李战坐镇——至少唐国正是这么想的。
ps:感谢弟兄们的打赏,另外今天才看到爆更活动,每天写完上传更新看书评其他的都不点真的是今天才看到,一会儿再来一更感谢弟兄们。
第437章 认怂了
“洞洞拐,检查好可以起飞。”
戴盟民再一次检查战机的各个系统,回答,“洞洞拐收到。”
007号歼-11bs重型战斗教练机在起飞线上整装待发,前舱飞行员是学员戴盟民中校,后舱教员是李战少校。
天气很好。
唐国正等人在停机坪那边远远往这边看,而在他们的视界里,007号歼-11bs后面还跟着五架,呈双纵队,其中两架歼-11bs、三架歼-11b。李战带最资深的戴盟民中校飞一次,其他人跟着看一遍,然后其余人跟着飞一遍,随即其余人再飞一遍李战跟着看情况,最后再跟着李战飞一遍。两个往返两千多公里耗时四个小时,是名副其实的高强度训练了。训练强度对这些老鸟来说不存在很大问题,这些人全都是有两千飞行小时打底,改装歼-11b也有一年的时间了,对战机比对老婆还熟悉。
“学会”并不困难,难的是“精通”。若是只为了学会,二师不需要联系到空司那一层协调李战过来当教员。
戴盟民副团长驾机起飞了,没错,他是五团的副团长……
后面五架战机以单机起飞的方式接连起飞,紧跟着007号战机升空,在场站上空完成编队之后从六千米的海高往十三号空域飞去。到十三号空域的东段有七百公里的纵深,而且一路上都是典型的中南山区地形,十分的适合搞低空突防训练。跑一趟就是一次训练,一次往返能够得到一次远距离低空突防经验。
而且这一路的风景如画旅游区遍布。
进入训练空域后,李战说,“戴副团长,你直接飞,有不对的地方我给你指出来。”
戴盟民打起十二分精神,道,“明白!”
这是对他的高度信任了。
李战是101旅的人,代表的是西部的空中力量,戴盟民不能让兄弟部队给小瞧了,而且之前二师曾输在鹰隼大队的手里,南霸天英名扫地很是憋屈了一段时间,这个场子无论如何也是要找回来的。
猛地一推杆,戴盟民就是一个小俯冲下降高度,动作干净利索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飞行功底是可见一斑的。大多数飞行员都是稳扎稳打出来的,李战这样的是极少数。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天赋加百分之一的汗水。
李战微微笑着把氧气面罩摘了下来护目镜也往上推了推露出那张让全世界男人绝望跳楼希望来世长帅一些的脸,他深邃的目光在仪表盘和前方路况之间来回观察着,同时居高临下观察着戴盟民的操作动作。理论讲过了,实操搞得怎么样是一目了然的。以李战的经验,他能够非常轻易的发现瑕疵。
提醒了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后,戴盟民的操作越发的有心得了,飞行的姿态也越来越自信——此时他们是在山谷中穿行。
北库山脉的山谷是荒芜的,险峻的样子带着冷漠,而中南山区的山谷是绿意盎然充满生机的,给人春天一般的温暖。从地势看,北库山脉很清高,中南山区的群山高大之中带着南方独有的秀气。
李战发现戴盟民的操纵很稳健,便说,“戴副团长,速度再拉一下,拉到六百试试看。”
戴盟民全神贯注地操杆,左右两翼都是群山峻岭,而下面是高低不一的谷底,偶尔会出现个把突出谷底的石头山,这个时候就要提高警惕小心翼翼地减速通过了。
此时飞行时速是每小时三百八十多公里,周遭有明显的参照物因此是飞一般的感觉了,可是李战还让加速。
戴盟民没有提出异议,一边推杆一边说,“明白!李教员,我这个高度是不是可以拉高一些,大致于山脊线一致。”
李战说,“没把握的话就拉高吧,第一次飞安全第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