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处就是飞行准备时间大大的缩短了,更加的符合实战要求。北库场站要建成战训基地不只是换个名字换个牌子了事,而是整个保障体系的改变。从保障单一机型到保障多种机型,从效率低下的分别保障到高效率的统一保障,整体效率的提升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接到指令后,李战滑出停机坪,wp-7pegg喷气式发动机强劲的推力下,居然要稍稍带点刹车才能把速度控制在三十公里每小时之下。
二大队的歼-7e一架接着一架的从停机坪里滑出来紧跟着李战驶向跑道。多个采访机位已经架设完毕,摄像师和记者们心情澎湃地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消耗着快门的次数。
十二架歼-7e在037号歼-7egg的带领下驶入了跑道,呈现大象漫步队形。如此场景被摄像机和相机记录了下来,将会作为电视新闻内容呈现在全国人民的面前。
开战斗机的汉子威武雄壮。
李战抚摸着037号歼-7egg的操纵杆心里表白道:纵然身边莺燕环绕,对你我是初心未改始终不变的……
“好运来,可以起飞了,你归我指挥,完毕。”韩红军一本正经的下达指令,却是强忍着笑。
大队长你也有被我指挥的一天。
李战却无甚感觉,对飞行员来说,塔台指挥员就是塔台指挥员,不管是谁来担任这个岗位的值班。
“好运来收到,完毕。”
李战顺手油门杆到底打开加力,松刹车朝前狂奔。wp-7pgg喷气式发动机狂喷着气流推动着挂载了四具“hf”航空火箭弹发射器,使用的是九十毫米口径航空火箭弹,是常用的对地攻击武器。机腹下还挂载了一个副油箱。
这么看过去,身材娇小的歼-7egg可比su-27sk这些魁梧大汉的负重多多了,平时su-27sk打地靶挂俩“hf”航空火箭弹发射器,看上去跟没挂载一样。
本该多负重多干活的优秀分子su-27sk整天轻轻松松的,反倒每次打地靶让娇小的歼-7e挂载双倍航火,侧卫娘娘的身份是要高贵一些。
收起落架离地,才十来米高,037号歼-7egg就一个大坡度左转爬升离场,机腹恰好对上了布置在跑道尽头的机位,把机翼下狰狞着面孔的航火给全暴露了出来,展示出的是浓浓的战斗风格。
过去许多年里,有意无意的部队不太愿意披露战机挂载实弹升空的画面,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温和低调的性格,另一方面则出于保密的考虑。随着时间的推移类似能够展示肌肉的画面越来越多的披露出来,则是紧跟世界形势变化的一种体现。
过去人们看到自己家战机飞行的画面或者照片时,机翼下空空荡荡的,而强敌的战机总是狰狞着面孔随时把挂架下的导弹打出去的模样。如今这种反差慢慢的得到了改变,皆因上级领导机关意识到有时候展示一下实力不但能增强国民对国家的信心,还能起到一定的威慑的作用。
旅里让李战带队进行地靶实弹射击演示本来就有秀肌肉的意思。用什么战机来打不重要,重要的是体现出部队敢打必胜的决心。你敢侵犯我领空,哪怕我脚下踩着的是风筝,老子就是用拳头也要把你打下去!
要的就是这么一股子气势!
第292章 西部破烂王的火力展示
天晴雪未融,北库主峰的大部分依然披着白色外衣,山脚的季节性河流结冰已久,山谷之中依稀能看到一些抖落了雪花的绿树。
李战在前,十二架歼-7e在后,组成了低空突防纵队沿着山谷向西飞行。这条航路已经飞过许多次了,自从李战第一次使用歼-7乙型尝试了低空穿越北库山脉开辟了低空突防打击科目,这条航路就成了101旅所有飞行员的训练路径。
垂尾涂着鹰头的037号歼-7egg像大哥一样带着一众小弟奔赴劈友(砍人)现场,气势汹汹不可一世愤怒非常。
地靶布置在北库山脉西部的荒漠之上,那里是101旅传统的打靶区域,与李战之前执行的临时性实弹射击训练的区域有三百多公里的距离,临时性实弹射击训练地域在最西边。
“好运来,他们要求玩点好看的,滚着打行不行?完毕。”韩红军询问李战。
滚桶机动中对地射击。
李战略微思索,“塔台,没问题,完毕。”
打地靶这么严肃的事情还玩花样,你以为打干扰弹啊?一定是记者提出来的,也只有不懂行的人才提出这样的要求。打靶的终极要求是快准狠,玩花样完全没必要,只会损失掉能量。
不过,照顾一下全国人民的观感也是必须的。
韩红军当然没有权力批准这样的请求。记者提出要求,韩红军报告薛向东得到批准后,韩红军才询问李战是否可以搞一搞。
滚桶机动中对地射击的难点不在于滚动机动,而是在战机滚桶机动中瞄准点是不断变化的,把航火打出去谁都能做到,但是要打得准就很困难了。航火对地射击这个科目里,李战的水平是宗师级的。
记得刚下部队的时候李战打地靶这个科目还是空白的,短短两年已经成为宗师级人物了。
有时候事情很奇怪,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却才华横溢,有的人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而有的人呢穷其一生追求却只能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跟风吃屁。
归根结底很简单,两个字:靓仔。
报靶员的观察阵地上,一名记者问报靶员,“同志,靶子是那边黄色的那块吗?有多大?”
“四个平方米。”报靶员回答。
记者说,“那还挺大的。”
报靶员说,“从几百米的天上往下看就是一个小点点,这是我们大队长要求的,靶子面积比其他部队的要小很多。”
“原来这样。”记者先入为主地认为是二大队的大队长。
在101旅里有这么一种怪现象:无论哪个大队哪个基层单位的官兵,他们在使用大队长这个职务进行称呼的时候,一定是特指李战,而称呼其他大队的大队长要么职务前面加上姓氏或者名字,要么用番号加职务来进行称呼。
“大队长”这个职务俨然成了李战的专属职务了。
“靶子小了意味着射击要求高了,你们大队通常的训练成绩是什么水平?”记者问。
报靶员问,“全员达到了优秀。”
“可不可以说一说优秀的标准?”记者问。
报靶员说,“十发命中八发。”
“和步枪打靶的标准相比呢?”记者想了想,问。
报靶员解释道,“战机在空中会受到气流的影响,瞄准是一直在动的,火箭弹打出来会受到风力和重力的影响,并且会比较明显,火箭弹不是直线飞行,所以要求飞行员必须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准确判断出弹着点才能打出优秀成绩。优秀射手的话和陆军的狙击手差不多一个意思吧。”
“那岂不是你们大队各个都是空中狙击手了?”记者是军报的,有常识,顿时诧异说道。
报靶员昂了昂头,“昂。”
这种概念对于有军事常识的人来说是很容易理解的,天上都是狙击手,意味着对地打击是一打一个准,点穴一般的精准,用的还是无导的航火,可不就是人工导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