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永在

第781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对于高肃的担心,朱允炆也是做好了准备。
“在你的审判开始之前,朕会让实仁把一切合法的手续都铺垫好,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已经拟好的明联公约法的条款中加入两条。”
“加入哪方面的?”高肃本不该多嘴问这一句,哪有臣问君的道理,但他一紧张便是忘了。
“战争罪与反人民罪两条公众关系性的公约法。”
又是两个新鲜的名目,属实让高肃摸不清头脑。
“法律构成的四要件为主体、客体、主观与客观。在战争罪的构成条件中,主体是国家君主和拥有行使国家战争权的主导者。
客体则是被其罪行侵犯和波及到的另一国家或地区。
主观上,主体凡是为了一己私欲和褫夺利益发动或被动发动战争的行为都构成战争罪。
客观上,客体只要遭受到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都属于构成战争罪的成熟要素。
我明联对日开战的原因,是日本单方面拒绝加入明联,拒绝废弃天皇制,这是称光天皇的一己私欲导致的战争开启,所以主观上,明日战争的罪魁祸首,就是称光天皇实仁!
客观要素上,我明联军队在日付出了几千人的伤亡,靡费钱粮弹药总值已过数千万之巨,这便使得构成战争罪的条件趋至成熟。
因此,称光天皇实仁应该受到战争罪的罪责控诉。
反人民罪的主体为国家君主和拥有行使国家行政权、战争权的主导者。
客体为人民,这个人民不仅包括本国人民亦包括外国人民,只要是人,都属于客体。
主观上,主体任何戕害人民、导致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损害的行政命令、战争命令、动员性命令,波及范围上达到区域性的行为都构成反人民罪。
客观上,区域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行政命令、战争命令、动员性命令的影响而受到戕害,即构成了反人民罪的条件成熟。
称光天皇在已经触犯战争罪的前提下,仍然发布谕子民诏,号召京都、神户、大阪多地日本人民对抗明联的正义之军,明联军队在得到明联总参谋部本部授予的自卫权限内进行反击,导致该三地区域的百姓受到了伤害,这个主要的责任在于称光天皇实仁。
所以,实仁的行政命令触犯了反人民罪,应受到反人民罪的罪责控诉。”
下手位埋头苦记的高肃算是彻底傻了眼。
皇帝的这一番操作也太无耻了吧。
如此一番操作下来,又是公审,相当于把明联发动的这次侵略战争完全正义化,而号召同民族进行反侵略战争的实仁就彻底妖魔化、罪孽化了,一旦实仁当场认罪,那对于精神上征服日本,简直是铺了一条通途。
“实仁会认罪吗?”
“他一定会!”
朱允炆呵呵一笑,自信满满。
“等实仁到了南京之后,朕见过他,你就可以带着他回东京去进行审判了。”
第509章 审判天皇(一)
自从德川胜吉担任了京都日降军指挥使之后,京都城内的交通防御工事进度便得到了迅速的加快,随后大量的明联军队开始进驻这些地区,全面接管了整个京都的控制权。
而德川胜吉和他的日降军,除了少部分如德川胜吉这种已经一切以明联马首是瞻的以外,余众数万人再次回归了属于他们的集中战俘营。
薛恪则住进了原足利义持的征夷大将军府落跸,等待南京方面的最新命令。
而比朱允炆君令来的更早一步的,则是实仁的一道诏命。
在这道诏命中,实仁先是宣布自己取消天皇君位,改称日本国王,并签署明联协定,正式宣布日本加入明联,奉朱允炆这位明联皇帝为尊。
而后,朱允炆以明联皇帝的身份宣布,实仁这位明联与盟国的国王,在位期间签署的行政命令和发布的部分诏命,实质性的触犯了明联公约法,即使实仁是日本国王,也只拥有在日本国内的法律豁免权。
但实仁的行为触犯的是公约法,受到实仁错误命令影响到的是整个明联。
在明联体系内,只有明联皇帝世系拥有完全的法律豁免、裁定、更正及最终审判权,实仁既然不具备豁免权就必须接受公约法的起诉。
着即刻将实仁由南京护送回京都,由明联唯一领导国大明的大理寺卿高肃按照明联公约法对其进行起诉和审判。
这些消息传入京都之后,在京都的日本百姓当然是炸开了锅,谁愿意在自己家门口看到毕生信仰的天皇受到敌国的审判?
骚动开始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对于这些骚动,薛恪和城内的驻军并没有选择亲自出手,而是找到了德川胜吉这位京都日降军指挥使。
“维护京都稳定是你的职责辖内,现在,日本属明联与盟国,你与本帅咱俩也算是同僚了,如何处理这些不稳定的因素,我是大明的军人,不好插手盟国内政,所有的决定权在于你。”
薛恪拍了拍德川胜吉的肩膀,这让后者有些受宠若惊。
“眼下,皇帝陛下也是你的君主,只要你可以让京都稳定下来,让公审顺利进行,那么你的功绩就会进入君父的眼里,珍惜这个机会吧。”
德川胜吉激动的周身发抖,大声应了下来:“嗨依,请元帅阁下放心,等高肃君来到京都,一定可以看到一个井然有序、稳定无乱的京都城!”
“嗯,你办事,本帅放心的很。”
再次对德川胜吉鼓励了一番之后,薛恪便目视着德川胜吉的离开,侧首对身旁的参谋官问道:“你猜猜他会怎么做?”
“此子鹰视狼顾,暴戾成性。”面对薛恪的问题,参谋官冷笑出声,评语道:“接下来的日子里,京都城怕是要血流成河了。”
“反正不用咱们亲自动手。”
薛恪噼里啪啦的伸了一记拦腰,继而笑道:“好好歇两天吧,等南京方面的下一步命令便是。”
大明这一边是安之若素,该歇的歇该逛的逛,但另一边领了命的德川秀吉可就没那么悠闲轻松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