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永在

第319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不可啊陛下!”
人群中,一名中年官员跪下来,侃侃而谈:“陛下身负江山社稷,怎么可以亲临险地。此番天降暴雨,想必也是与前段时期有关,龙王震怒所致。还望陛下先回南京,敬天法祖,料可无患矣。”
为什么这个年代,总有这么一群愚昧无知的人。
“嗯,你说的很有道理。”
转过身,朱允炆看他一眼,从穿着上来看,应该是个四品的冠戴。
“朕也觉得是龙王降怒。”
所有人都微微一怔,皇帝连荧惑守心这么大的天象都不屑一顾,会信天底下有龙王?
就在愣神之中,又有几个官员一看此情景也都兴奋的跟在中年官员身后跪下请愿,打算等皇帝心动的时候,顺道将此事引到国策之上。
如果不是你擅动祖宗家法,哪里会导致江山社稷动摇?
“你说,是朕大还是龙王大?”
“当然是陛下位尊了。”
这官员嬉皮笑脸的谄媚道:“陛下位同天帝,自然在龙王之上。”
“既然如此,朕倒是应该跟龙王知会一声。”
朱允炆走到这官员身前,扶起后者,笑意吟吟地说道:“朕现在就擢卿为东海特使,带着你这些同僚一道出使东海,去海底寻那水晶宫,替朕跟龙王说一声,让他早些将雨停了,不然朕可要治他一个以下犯上之罪。”
出使东海寻水晶宫?
“陛下戏言了。”
还以为皇帝是不是没睡醒,怎得大白天说起了胡话,方孟昇小心翼翼的提醒一句。
“君无戏言,朕口中说的话只有敕令,没有玩笑。”
朱允炆拍拍这个中年官员的肩膀,勉励道:“为了江西百姓,卿家一定要不辱使命,让龙王老实一段时间。”
几名官员脑子还在发懵,没有闹明白皇帝的意思,就看朱允炆一挥手,十几名锦衣卫便走过来拖起几人,往那鄱阳湖的方向而去,不多时便来到岸边,噗通通如下饺子般,就将这几人悉数扔进了汹涌躁动的波涛之中。
看到几人完成了‘出使’的职责,朱允炆脸上浮现起几抹杀机:“汛情当前,再敢说这些废话的,可别怪朕没警告过你们。”
剩下的这几名省府大员顿觉遍体冰寒。
第228章 战前总动员
来自半个大明的军队此时已经云集了江西,朱允炆传令调集京营,随同大军一道过来的还有燕王朱棣。
牵扯到江西一省几百万百姓的生死存亡,朱棣也是心焦如焚,火急火燎的带着朱高煦、朱高燧两个儿子跑到江西来。
“子敏,你早前是工部尚书,具体的指挥事宜由你来安排吧。”
在上饶县,朱允炆授意成立了“防汛指挥部”,之所以选在上饶县,是因为鄱阳县距离鄱阳湖太近,考虑到安全因素,朱允炆虽然不愿意回南京,也只能转移到广信府的上饶县。
所谓的防汛指挥部,绝对是现在大明权利最大的临时机构,为了全力保障此次江西防汛能够取得成功,一应汛情传递一律为八百里加急,任何阻拦汛卒和不服从指挥的一律法办。
而受到防汛指挥部统辖的,除了江西之外,周遭几个省同样要接受无条件的指挥,各省的官仓将全面放开,随时准备往江西输送粮秣辎重。
因为现在的江西,有着大明七十万的军队!
这其中,除了二十余万京营精锐,还有四十余万来自五省的军户!
“一旦溃堤,那么九江府、南昌府、饶州府会是北部最大的受灾区,同时,长江一旦泛洪,作为支流,贯穿江西南北的赣江也会闹腾起来。”
江西的堪舆图前,严震直急的满头大汗:“陛下,防汛的前景将会非常严峻。”
现在江西几个容易造成洪灾的水线,水位上涨的速度远远超过筑堤的速度,即使添上了几十万的大军,也完全忙活不过来。
而且作为长江的中下游部分,江西连日暴雨之下,浙江和南直隶也开始传出汛情,只是相比起江西来说要小的太多,完全在可控范围之内。
这自天而降的暴雨集中区域,还是在江西。
“现在是三十万人守长江,二十万人守鄱阳湖,十万人守赣江。”
严震直一连两天没有合眼,此时双眸之中全是血丝:“一旦守不住,江西一省就完了!”
朱允炆默默的看着地图,良久才开口道:“守得住。”
说罢,朱允炆站起身走出帅帐,作为皇帝的近卫同领,耿瑄忙迎上来。
“全军集结。”
中军还有十万人,是负责拱卫朱允炆这个皇帝的,除了这十万京营兵,还有御前司下辖锦衣卫、左右金吾卫等将近五千人,都留在上饶,太浪费了。
履步高台之上,短短半盏茶的功夫,十万京营的兵便是完成了集结,静静的昂首看着换了一身戎装的朱允炆。
“天公作美,今天竟然难得的停了一阵雨。”
昂首看向苍穹,阴云密集之下,似是酝酿着更大的雨势。
但朱允炆还是故作轻松地说道:“看来所谓的龙王降怒,也害怕咱们大明的将士之骁锐。”
高台下,十万健儿脸上都扬起一抹自豪之色。
“朕的记忆力一向很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