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永在

第17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徐仪华也恨的牙痒,“王爷设宴招待宋晟,府里上下知道的除了三个儿子,仅有几名下人。”
“不止呢!”
朱棣冷哼,“除了设宴宋晟,皇帝连孤给顺天写的手信内容都知晓的一清二楚!”
徐仪华瞬间呆如木鸡,怔住了,而后放声哭了起来,“王爷手信,一向是炽儿遣人去送,炽儿至孝,岂能背叛父亲。”
朱棣闭上眼睛,仿佛一瞬间苍老了许多,“孤也不愿意怀疑炽儿,但除了他,谁还会知晓的如此之全,炽儿自幼于京师长大,伴皇帝左右,他的心,怕是已经向南不向北了,孤,生出了一个狼崽子啊。”
复又睁看眼,冷声道,“明日孤返顺天,他便留在这京师,给皇帝效忠去吧。”
徐仪华瞬间委顿于地,痛哭失声。
省躬殿西暖阁。
朱允炆喝着解酒茶,一边好整以暇的看着吏部关于秋闱的奏折,下手不远处坐着解缙。
解大学士现在一朝复起,身上田土气息淡了许多,罗衫在身也算贵气逼人。
“今日大好机会,陛下何不发难燕王,仅凭豢养内应一点,便可诛杀逆贼。”
解缙组织着语言,看到朱允炆脸色不错,就提了一嘴。
朱允炆放下奏折,看向他,“哦?你也觉得我今儿应该拿下燕王?”
解缙低头,“此千载难逢之良机。”
“拿下他很容易。”
朱允炆喝口茶,仿佛再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朕这几个月做了多少工作,对这些亲王,撒出去了多少好东西,朕的内库,现在都能跑马了,朕付出了那么多,难道,你认为朕只是为了杀掉燕王吗?”
解缙怔住了,“臣愚钝,请陛下教诲。”
朱允炆一指不远处墙上挂着的大明四海图,“好好看看,朕在顺天周围,插了多少钉子。”
解缙扭头,“西宁侯在漠南,含山侯在山东,辽东大同蓟州皆有重将,四十万大军云集河北,燕王已是瓮中之、已是待罪之徒。”
他想说瓮中之鳖,一想到这一下把整个老朱家骂了一遍,赶紧换了个词。
朱允炆哈哈一笑,端起茶杯走到地图近前,“朕的这个四叔会不会造反,想不想造反,朕比你知道的要肯定的多,甚至,他打算怎么反,反了之后怎么打这场仗,朕都心里一清二楚。”
朱允炆看着眼前这幅堪舆图,“朕若想动他,明日他便回不去顺天!朕观众藩王,实力强劲的秦、晋,是恭顺之臣,得了恩赏,欢天喜地,宁王胸有城府,不会轻动,辽东碌碌之人,来到京师都不愿走了!其他诸王,墙头草而已,风向还没明确,他们哪里敢从贼。
朕今日施恩,便是堵住他们的嘴,朕要动刀,举手而已,便是顺天闻信而反,没了统帅,乌合之众,四十万大军朝发夕至,平叛不用旬日。
但是,朕不会杀他,相反,朕还要让他回去,回顺天!有的人杀了容易,但有些东西,毁掉了,可不好在立起来。”
朱允炆的话让解缙有些摸不着头脑,“陛下何出此言。”
朱允炆坐回御座,哈哈一笑,“朕今日告诉燕王,他在宫里有内应的事,朕知道,但朕不责怪他,等他回了顺天,朕用四十万大军再告诉他,朕以为他的造反做好了准备,但朕即使胜券在握,朕也不杀他,朕决口不提他朱棣想要谋逆的事,但不代表朕不知道,更不代表朕怕他。
朕加恩宿将、朝臣、亲王、百姓,朕已经尽收天下心,朕想要他死,如碾死一只蝼蚁,所以朕放他一家回顺天,朕还是再告诉他,他与朕,没有任何威胁,但朕就是在装聋做哑。”
解缙彻底迷茫了,“陛下乃是九五之尊,御极天下,燕王叛贼逆子,不忠不孝,陛下杀他,乃合天道伦理,天下人只会唾弃逆贼,怎会风言陛下呢?”
朱允炆斜了解缙一眼,伸出手指虚点了后者,“回去慢慢悟吧,等什么时候你悟到了,可为丞相。”
宁王府。
朱权负着手,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药材丝绸,看着一脸喜气的媳妇,良久,终叹了口气。
“明日回藩,孤便闭门读书,修身养性,军中众将,不得孤之手令,往返顺天者,皆斩!”
第014章 所谓帝王
朱允炆刚穿越而来的时候,就好似一个外乡人到了大城市,跟整个大环境格格不入,无论做什么,都谨小慎微的跟身边的一切保持着安全距离。
所以朱允炆连自己的浅邸都不敢待,他躲在詹事府,没日没夜的看着全国各地而来的奏报,像一块海绵,拼命的吸收着所有外界的讯息。
那时候的朱允炆,便是做梦,都在谋划着要如何才能杀掉朱棣,来保住自己的江山,自己的性命。
这种感觉,尤其是在第一次见到朱棣之后,变得更为汹涌迫切。
朱棣狡猾、厚黑,又会领兵打仗,论能力,朱允炆知道自己是万万比不上朱棣的。
朱棣不死,他的江山,永远坐不稳。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朱允炆用上几个月的时间开始慢慢融入大明之后,开始了解大明之后,朱允炆的心,变了。
他不再是那个后世的朱允文,他来到这个时空也不是仅仅为了求活生存,他是这个时空下大明的建文皇帝!这个国家六千万人的君父!
大明的北方有蒙古的黄金家族,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成吉思汗留下的游牧帝国,不会仅仅因为从中原退出去就走向衰败。瓦剌、鞑靼、兀良哈,他们都在等着中原衰败的机会。
大明的南方,还有无数膏腴之地,东方,有着一个长年包藏祸心的恶邻。
西方,大航海时代即将萌芽,那群落后天朝几百上千年的白种人,即将进入疯狂迅猛的成长期。
在这么一个时代,他朱允炆的心里,不可能只装着一个小小的朱棣。
杀死一个朱棣,所带来的利益,只不过是自己一朝的皇位安稳,但是对整个大明来说,害处太大了。
随着太祖南征北战的武勋们,洪武一朝几乎斩杀殆尽,这才让区区的杨文、宋晟之流高居五府,历史上的靖难之役,朱允炆能拿出来领兵的,只剩下一个纸上谈兵的李景隆。
朱棣是眼下大明朝硕果仅存的名将了,这些年协调九边,百战百胜,蒙元余孽,被打的北遁西逃,支零破碎,是大明军人眼中的战神。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