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

第124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东番王有意在这里建设一千座大型种植园,招募流民、豪商、地主,共同开发、建设辽东,并允许军中将领参加,前提是要离开军队。
对此,只有寥寥几个低级军官应募,其余人还是想继续向南大,对于做一个富家翁毫无想法!
但是关宁军诸将士就不同了,祖大寿和吴镶期期艾艾的问道:“不知王爷这辽东大开发,可否允许我等参与?”
陆大领主哈哈大笑道:“当然,欢迎之至啊!不过有一点本王要说在前面,这些庄园承包到手,不可荒芜了,要及时耕作,前三年免税,以后可是要交税的,谁都不能免除!”
关宁诸将士仔细算了一下,这买卖做得啊,三年免税,不算什么,主要是农业税不高,而且辽东的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棒打狍子瓢舀鱼”,可不是胡说的。
不提关宁军一众将士盘算着开发辽东之事,大领主在此次打下盛京后,在清皇宫之中,获得了大量的信件,是大明官员、商人等势力与鞑子的往来信件。
第143章 京城陷落
大领主看着这一封封信件,心里感叹历史上的大明朝,真是灭亡的一点都不冤枉,腐朽到骨子里了。
满朝的清流大臣,所谓的众正盈朝,不过是一些蝇营狗苟之辈罢了!
这一封封信件,看的陆林怒火中烧!
该杀!全部该杀!
这次轮到了总理大臣九十八来劝解大领主了。
人无完人,水至清则无鱼。有时候装作糊涂,才能走得更远,不是吗?
陆领主久久无言,不置可否!
就在辽东这里热火朝天大建设之时,京城一连六波信使,前来求救,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等反贼,合兵一处,近百万义军,已经包围了北京城!
陆林大惊失色!
历史不是这样发展的啊,李自成这么快就开始攻打北京城了?
领地将领马上被召集起来,关宁军得到消息,也马上收拾行李,开始驰援京城!
只是盛京距离京城遥远,京城是否能撑到援军到达?
很快第七波信使到来,京城已经被反贼攻下,皇帝陛下已经煤山殉国了!
众皇子、公主不知所踪,嫔妃宫女,被反贼掳掠一空,北京城已经大乱!
此时的援军才刚到辽阳!
大领主大哭!天不佑我大明也!
九月十八日,大领主亲率一万燧发枪战士,跟在数十万大军之后,星夜赶往京城!
十月初一,贼军八十万军队,在山海关,与领地八万军团、关宁军四十万军团交战,贼军大败,死者遍野,溃逃者不计其数!
张献忠带着三百亲军狼狈西逃,罗汝才当场被基隆枪击毙,李自成带着两千溃兵,逃亡河南方向,百万叛军,一朝土崩瓦解!
在乱军之中,崇祯帝太子朱慈烺和长平公主被领地军团所救,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焕的尸体被人在大同找到,领主大人悲痛万分。
太子和各将士,皆劝大领主不可过于伤心,逝者已矣,生者当更要振奋才是!
东番王深以为然!
东番王陆林护卫太子、公主返京,此时的北京,已经是一片狼藉,几乎家家办丧,户户哀嚎。
但是东番王一点都没有怜悯这些臣民的意思,在击败百万贼军之后,竟然缴获了一亿多两白银,其余丝绸锦缎、名画瓷器、珍珠玛瑙、黄金等,根本计算不出来,漫山遍野都是!
这些财富都来自于北京城中的官员、富户和百姓之家!
但是崇祯帝一生节俭,甚至于为数十万两军费发愁,太祖的藏富于民政策不算错,可恨这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竟然选择投敌!
盛京城中的通敌信件,几乎装满了上百辆马车。
十一月十一日,太子朱慈烺继位!
逃亡四川的张献忠,和逃往湖北的李自成所部,不过月余时间,竟然又拥兵近三十余万!
东番王怒极!上奏讨伐叛贼,帝准之!
四万燧发枪战士、二十万关宁军,星夜前往湖北、四川等地平叛,各地观望势力,稍稍按捺住了蠢蠢欲动之心,纷纷上书,东番王贤德,帝年幼,当需要摄政王辅佐!
群臣一起上书,求请东番王摄政辅佐幼帝,东番王推辞再三,无奈,只好答应下来。
这一年的春节,并没有大操大办,先帝新丧,天下缟素。
新帝元年正月十五,皇帝赐婚摄政王,新娘是十六岁的长平公主,群臣祝贺!
摄政王陆林泣拜称谢!
新帝元年三月,捷报频传,李自成为部将所杀,头颅不日到达京城,摄政王下令,悬其首级于煤山,以祭奠先帝在天之灵!
新帝元年五月初三,四川捷报,击毙匪首张献忠!摄政王下令,悬其首级于北京城门之上,以告诫天下!
至此,天下大定!
只是新皇喜欢玩乐,整日为此忧愁,召内阁大臣商议,欲效仿古时尧舜,行禅让之事!
摄政王听闻之后,跪于宫门之前,泣不成声!
新皇感叹不已,摄政王一片忠心,天下皆知。只是朱家有愧于天下,自己也无心政事,如今天下百废待兴,正需要明主之时,摄政王何不替我分忧?


章节目录